藏獒

金融茶价格暴跌,2022年的普洱茶泡

发布时间:2023/4/3 11:42:13   

众所周知,普洱茶有一个特点:树越老越香、茶越陈越香,这就决定了它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有收藏价值就存在炒作空间。

于是,资本开始入手,为了方便厂家查看行情,居然像证券一样设有专门的网站,每款茶都像某只股票一样有自己的K线图,甚至还发展出了期货市场。本身用来喝的普洱茶,随着资本的炒作,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炒到天价,渐渐成为”金融产品“。

有炒作就有泡沫,有人日进斗金,就一定有人血本无归

面对疯狂炒作的普洱茶市场,为了能抑制其无度的膨胀,让普洱茶市场尽快回到正轨,让普洱茶回归其应有的属性,央媒及地方政府纷纷出手干预,力图遏制这股炒作金融茶的不正之风。

年4月份,新华社、光明网等央媒发文称:“很多茶叶营销已经超越生活饮用品范畴,或欺诈消费者,或潜藏腐败风险,或变身金融产品制造圈钱骗局”,并旗帜鲜明地提出,“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年7月,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再发文件提醒预警,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它不具备金融交易属性!

随着官方果断的出手干预,炒作热闹急速降温

从年八月份开始,以大益茶为代表的“金融茶”开始“跌跌不休”。

从日涨一两万到日跌;年六星孔雀班章饼(散筒)从万元/提(约2.8千克)跌至万元,大半年跌去万元;20多万的群峰之上也跌倒了10万,直接是腰斩;新茶金色韵象,一天单价就跌了超过元。

自年初以来,在历经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引发的供应链中断等负面冲击,叠加通胀压力持续攀升、宏观经济政策和融资条件紧缩的大背景之下,经济增长放缓,市场更是承接不住,“金融茶”市场风声鹤唳。之前可能确实有一批投机客通过“金融茶”赚到了钱,但是当你真正的去深入了解,就会明白都是庄家在磨刀霍霍。

据云南当地居民描述:普洱茶历史上本是低品粗茶,为了方便贮藏和运输,粗料粗制法,茶品太差没法泡,就和干叶树枝压在一起压成茶饼子,煮出来味道亦如土味没法喝,尤其是茶马古道和大部分是黑茶陶土的普洱茶是炒起来的。

这类发酵茶古代都是发到内蒙、新疆、中东那边去,它能大批量生产,易保存,一运输,这类茶品其实不太适合饮用,炒了这么多年是该歇歇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茶和其他六件相比,似乎不是生活必需品。而且年年都出产,也不是稀缺资源。把茶叶炒成天下的市场,崩盘是必然的,炒茶捞金者该醒醒了。

普洱茶不像矿产,是可以再生的,树叶每年都在涨,消耗不满,如果每个人都压箱底,一个人一年光喝五碗,实际的消耗量也就一提货两提,又不是刚需,政策又不支持,你不跌谁跌?

时至今日,仍然有经销商还在抄底,坚持信奉时间换空间,只要不卖还能涨回来。但是你想想,零七年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吗?全民看到了普洱茶狂涨,都去追高,结果呢?房塌得猝不及防。

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从国际上著名的,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到国内,80年代长春“君子兰泡沫”,90年代掀起“藏獒热”以及近些年的炒鞋风波,他们之间都有着非常相似的特点。

人们永远都不会记得这些惨痛的教训,明知是局依然深陷其中,因为他们总是在赌自己不是最后从山顶跳下去的。

毕竟很多时候,往往是当风暴过去许久之后,人们才意识到风早已停了,故事的悲惨就在于风早已停了。

可这时,有的人刚刚准备好翱翔,有的人刚刚扎好风筝,有的人满身泥泞的建好了挡风围栏,有的人花十年光阴挖好了避风的地窖,有的人花光了全部的积蓄建起了一座巨大的风车。

风起时,这一切都是对的,可是风停了,这一切都显得可笑。

那最后呢?只希望装睡的人早日觉醒,这不过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9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