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獒 >> 藏獒的形状 >> 资治通鉴鸣镝弑父,培养死士就像训练藏
《资治通鉴·汉纪》(太祖高皇帝六年,庚子,公元前年)
(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单于头曼有太子曰冒顿(mòdú)。后有所爱阏氏(yānzhī),生少子,头曼欲立之。是时,东胡强而月氏盛,乃使冒顿质于月氏。既而头曼急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冒顿盗其善马骑之,亡归;头曼以为壮,令将万骑。
冒顿乃作鸣镝,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冒顿乃以鸣镝自射其善马,既又射其爱妻;左右或不敢射者,皆斩之。最后以鸣镝射单于善马,左右皆射之。于是冒顿知其可用。
从头曼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亦皆随鸣镝而射。遂杀头曼,尽诛其后母与弟及大臣不听从者。冒顿自立为单于。
(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头曼单于有个名叫冒顿的太子。后来头曼单于宠爱的阏氏给他生了一个小儿子,头曼就想立这个小儿子当太子。当时在匈奴周围,有东胡和月氏两个国家都很强盛,头曼单于就派冒顿去了月氏国当人质。紧接着头曼急令发兵攻打月氏国,想借月氏之手杀死冒顿。冒顿趁乱偷走了月氏一匹好马逃回匈奴。头曼认为冒顿孔武有力,就让他统领一万骑兵。
冒顿制作了一种带声音的鸣镝箭,他下达命令说:“鸣镝箭所射的东西,你们全都要跟着射,如果有不跟着射的,当斩!”冒顿就用鸣镝箭射自己的好马,然后又射向自己的爱妻,左右的兵士有不敢跟着射的人都被按律斩杀了。最后又用鸣镝箭射向头曼单于的好马,左右的兵士都跟着射了。到这里,冒顿就知道这个训练方法生效了。
有一次,冒顿跟着头曼去狩猎,用鸣镝箭射向了头曼,冒顿左右的兵士也都跟着鸣镝箭的方向发箭,杀死了头曼单于,并把冒顿的后母、弟弟以及不肯从命的大臣全部杀死。冒顿自立为单于。
这就是著名的“鸣镝弑父”历史典故。
起因:
头曼单于本来立了冒顿为太子。后来因宠爱的阏氏给他生了一个小儿子,头曼单于就想废掉冒顿而立小儿子当太子。
训练过程:
冒顿对父亲的偏心心怀怨恨,暗暗寻找机会杀掉父亲以便自己上位。
但杀掉父亲是件风险很高的事,因为老单于威望高、武功强,必须一击必中,否则冒顿自己就危险了。
冒顿想出了一个残酷无情的魔鬼训练方法。他制作出一种带响声的利箭(鸣镝箭),命令士兵:我的鸣镝箭射向哪里,你们必须无条件跟着射向哪里,否则,斩!
首先练练手。冒顿用鸣镝箭射向自己的好马,有的士兵不敢射,冒顿就把他们杀了。
其次练练胆。冒顿用鸣镝箭射向自己的爱妻,有的士兵不敢射,冒顿又把他们杀了。
第三练练心。冒顿用鸣镝箭射向父亲头曼单于的好马。这次,左右的兵士都跟着射了。到这里,冒顿就知道这个训练方法生效了。
结果:
趁一次打猎的机会,冒顿用鸣镝箭射向父亲头曼单于,左右士兵条件反射一般“嗖嗖嗖”的一顿乱箭,把头曼单于射成了筛子。冒顿于是自己上位,变成了冒顿单于。
这就是“死士”的培养过程。类似于训练凶猛的藏獒,只要主人一声令下,不管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藏獒都条件反射般冲上去撕咬,完全不顾自身的死活和危险。
冒顿单于一步步训练“死士”的过程,也相当于训练藏獒的过程。这群接受魔鬼训练的士兵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自己的情感,被训练成了机械的、条件反射般的绝对服从。
估计数百年后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的三千“死士”也是这么训练出来的。这样训练出来的“死士”,一切行动听指挥,对主人高度忠诚,显示了非常强悍的战斗力,杀伐果断,毫不犹豫地完成了残酷血腥的任务。
可以说,一群有思想的士兵是可怕的;
一群没有思想的士兵有时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