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獒 >> 藏獒的习性 >> 重返狼群记录下格林的点点滴滴,看得非
昨天熬夜看了一部纪录片《重返狼群》,这是我今年看过印象最深也最感动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四川女画家在若尔盖草原写生的时候收养了一匹幼狼并把它带回城市,最后又陪伴它回到草原重返狼群的故事。她说了一句话:“人比狼高等,但狼比人高贵”。影片的朴实直击人心,动物是最单纯的,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慢慢地失去了一些最质朴的东西。现在这个社会缺乏的就是最真的感情,但是往往付出真感情的人也总是容易受伤,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对待一段感情会非常的认真,把自己的全部都付出,有人会说这样的人真蠢,我也觉得,但我改不了,我觉得我和一个人在一起一定是因为喜欢,我喜欢他我就愿意把我所有最好的都给他。
这个纪录片真的惊到我了,格林好拆家啊,格林妈妈生病,格林以为只要饿不死就能活,往屋子里叼野兔,在草原等待治病回来的妈妈,和妈妈出去找狼群,试探着走发现冰面不厚,咬着妈妈的腿不让走,妈妈受伤了竟然从山的另一头找了个马,牙咬着缰绳一点点把马拽到妈妈,那真的太聪明。在快没有粮食的时候,妈妈偷走了格林埋在雪下的猎物,作为交换埋了最后两块压缩饼干进去,格林发现了无奈的啃了两块饼干,可爱!以为第二次格林一定会防备,结果格林依旧埋在原处,看着妈妈吃完,太暖了吧!被独狼排斥一瘸一拐回来找妈妈最后选择了自由的格林,真的太让我感动了。
这部电影,距离专业纪录片那当然还是很有一段距离的,但无论如何光是主人公为了格林在草原上住几个月的行为就很让人敬佩了,最末尾那个狼头皮垫,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啊。几年前读完《狼图腾》之后就一直对狼这个物种很感兴趣,实在是太聪明!格林小时候跟我们家嘿嘿真的好像呀,格林内心的纯洁和真诚,不是人类能达到高度。心疼狼的命运,心疼悲哀的人类。人类在复杂的社会中生活,狼群在人类的世界里生存,人类为了生活剥夺狼的生命。这不是物竞天择,是贪婪。
这部电影,一种无声的震撼吧,记录下格林的点点滴滴,看得非常感动。人与动物是可以和谐相处的,然而人类却把自己居于高处,虽得到了物质上的享受但忽略了精神上的共鸣。如今我们对于动物保护这一块的确仍需提高,但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更主要的还需我们自我道德意识的提升,看了这部纪录片受益匪浅,许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全部化为了泪水。突然意识到人这一生需要做些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了。
看了电影《重返狼群》,最近才把这本纪实体小说读完。自古以来狼是“恶”的象征,带有“狼”的词语大都是贬义居多,但狼并不是这样的,狼终生一夫一妻制,格林的父亲惨死,母亲为其殉情。就像作者说的一样“也许人比狼高等,但是狼比人高贵”。小狼格林真的聪明得很,在他被人抓去,还没有睁眼的时候就会“装死”,等待救援;两个月多大的时候他便会与藏獒斗智斗勇,最后居然化敌为友。
同时他也重情重义,在狼妈生病的时候守候在她身边,平时护食的他甚至把自己的藏食刨出来给狼妈吃;当狼妈被三只藏狗追咬时,他会毫不犹豫的挺身救母;当在狼山没有食物时,他会日夜狩猎,并把难得的猎物分给狼妈;当狼妈脚伤了,格林居然翻过山给狼妈牵了一匹马回来;他还会把属于自己的食物让给刚生过宝宝的母狗;成年后的格林会和妻女一起为儿扫墓;他会默默为狼妈送新鲜的口粮。格林是头例由人类抚养并成功放归狼群的草原狼,他懂得报恩,“狼心狗肺”“白眼狼”这些词语自古以来都是形容人的,狼是不会忘恩负义的,他们比人高尚得多。
看完后去搜格林后来的命运,格林的孩子被人类弄死,对狼妈不亲了,他带着妻子孩子给狼妈送来羊羔和兔子,却躲着狼妈,这让我想到格林在李微漪生病时送来存粮,冬天在狼山捕猎困难,人和狼都很艰苦,狼妈偷了格林半只兔子,格林没有生气,第二天还把兔子埋在老地方送给狼妈吃。曾经这么有情又亲近的人和狼,如今格林不敢相认,仍感激却树立了界限。心痛。去过纯净的藏地,接触过纯净的藏民,他们与人为善,感激大自然,希望藏民一直这么纯净,希望我们进藏的外人不去搅扰藏民纯净的心灵,尊重他们,止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