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

软饭硬吃,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强赘婿云

发布时间:2022/12/1 15:50:04   

本文共余字、31张配图,预计需要13分钟阅读时间

▲歪嘴的赘婿战神镇楼

随着“德云社少班主”郭麒麟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赘婿》的话题度不断上升。中国历史上某些名人曾经入赘的“黑历史”也自然被翻了出来。

▲“德云少班主”这几年相声是基本不说了,综艺和影视剧参加的风生水起

作为一个“有(爱)良(八)心(卦)的历史写手”,小冰结合正史的相关记载及自身的解读,整理出一份“较为权威”的“中国历史赘婿排行榜”,来看看谁才是“软饭硬吃王中王”。

“倔强青铜”——淳于髡

淳于髡大概是第一个被正史贴上“赘婿”标签的名人,司马迁的《史记》之中对他的介绍,开篇就是“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髡,是上古时的一种刑法,受刑之人要剃掉头顶周围的头发,可谓“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淳于髡之所以叫这么个名字,可能是因为他本身便是个刑满释放人员。

▲古人接受“髡刑”后的大概模样,这不就是日本武士的“月代头”嘛

因为有过前科,所以淳于髡在婚恋市场上的行情自然不高。最终只能跑去当了“赘婿”。有趣的是,根据学者考证,“赘婿”本就是齐国地方重要的风俗。当时齐国的人认为,家中的长女不能出嫁,要在家里主持祭祀,否则不利于家运。这些在家主持祭祀的长女,被称作“巫儿”,巫儿要结婚,只好招婿入门,于是就有了“赘婿”。这种风俗在齐地由来已久,一直到汉代还很流行。

▲孟姜女的故事中,什么“你看到了我的手,我就要嫁给你”,可能就是齐地入赘风俗下的“婚恋碰瓷”

史料中没有说明淳于髡入赘的是哪家豪门。但自从入赘之后,淳于髡便时来运转,先是因善于进谏而为齐威王所信赖,官拜上卿,此后更多次代表齐国出使诸侯。不过淳于髡虽然能言善辩。但言谈之间的格调不高。比如他为了驳倒孟子有关“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开口就是:“你老婆掉河里了,我救不救!”颇有几分“非主流相声演员”的架势。

▲淳于髡虽然能言善辩,但有些话实在有些缺德,被司马迁归入了《滑稽列传》

“荣耀黄金”——左宗棠

其实说左宗棠是“赘婿”,多少有些冤枉。毕竟在他很小的时候,其父左观澜就为他和好友周系舆的女儿周诒端订了婚。只是此后左观澜去世,左宗棠家境愈下,几乎沦落为了贫困家庭了。而女方周系舆家却蒸蒸日上。两方面逐渐拉开了差距。这个时候,如果周系舆想要悔婚,也无可厚非。

不过年轻的左宗棠却以其道德文章而先后得到贺长龄、贺熙龄两兄弟以及湖南巡抚吴荣光的赏识,成为了一支“潜力股”,前途不可限量。周系舆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坚持要将这段婚约践行下去。只是因为当时的左宗棠没有合适的婚房,周系舆才安排左宗棠到自己家中去住。只是这一住便是13年。

据说左宗棠的发妻周诒端与其同岁,能文善墨,诗书精通,淑静慧智。她将左宗棠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年,左宗棠还是利用多年教书积攒的薪水,在老家柳家冲买了70亩田,建了一座占地4.29亩、有48间房屋的砖木住宅。住宅周围种了柳树,因此被称为“柳庄”。柳庄建好了,左宗棠便带着妻儿,高高兴兴地搬出周家,结束了自己13年上门女婿生涯。并在此后加入湘军系统、征战四方特别是收复新疆,终于成为中国晚清军事史上的一代猛人。

▲如果不是奋发图强,左宗棠搞不好就混到张东升那样的困境

“永恒钻石”——李白

号称“诗仙”的李白不仅是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词的代表。更是盛唐时代的仗剑四方的一位游侠。是以,他留给后人的形象,大多是这样的……

▲呃……搞错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太白的寂寞、所有单身汪都懂

然而,在人生的大多数时间内,李白都并不寂寞。除了走到哪里都不缺饭局和朋友之外。李白还有过两段婚姻以及两位姑且称之为“妾室”的情人。而这由于这两段婚姻中女方的身家背景均力压李白一头,被后世认为是李白入赘:

公元年,26岁的李白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相识。然后两人便在许家所在湖北安陆成亲了。

▲李白夫妻画像……呃……好像又错了!

▲李白夫妻画像

婚后李白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生活,就是他自己所说的“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据说许家小姐是一个有才有貌、有很高文化修养的大家闺秀。据宋长白的《柳亭诗话》记载,有一次李白写了一首《长相思》给夫人看,最后一句诗是:“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许氏却笑着说你听读过武后的诗吗?我背给你听:“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看取石榴裙”,李白听了好没面子,本来想在夫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华,现在反被看出自己模仿的痕迹。可见这位相门之女非同寻常。由此也可见,他们的夫妇关系,还是颇恩爱的。

然而,公元年许氏病逝。伤心的李白也由此离开了安陆许家。并在数年之后,结识了自己的第二任任妻子宗氏,宗氏则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但她与李白的记载不多。后世只知道李白曾携妻同游庐山。李白入狱流放时,她与家人也曾极力营救。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夫妻两人便天各一方。从此再未相见。

▲李白晚年的诗词,何尝不是在凭吊自己的爱情

有人根据李白写下的“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认为李白两次入赘都是政治投机。但事实上李白与许氏、宗氏结合之时,前宰相许圉师、宗楚客都已经辞世,两家的社会影响力更是江河日下。与其说是李白想要借助许家的势力飞黄腾达,不如说是许家、宗家通过招婿李白来维护自身的形象。

最强王者——铁木真

你没有看错,号称“成吉思汗”“世界征服者”的铁木真,当年不仅是“倒插门”。甚至他的崛起,也很大程度上借助了自己妻子部族的势力。而这个故事,则要从铁木真的爸爸开始说起:

铁木真小的时候,据说很怕狗,他的父亲也速该带着他前往弘吉剌部的德薛禅处求亲,就把他留在老丈家人的时候,临走只是特意关照了一句:“我儿子怕狗,休叫狗惊着。”

▲其实铁木真怕狗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因为据说藏獒和西伯利亚犬都是蒙古狗的后裔

依照《蒙古秘史》的记载,也速该向弘吉剌部的求婚之旅,完全是铁木真“未来岳父”德薛禅的主动“倒贴”。两人在路上偶遇之后,德薛禅一见铁木真就异常中意,各种面相、吉梦的大吹一气,非要说铁木真是自己家族的贵人。

但综合事态后续的发展,不得不说,铁木真的老爸也速该,此行与其说是求亲,不如说是入赘。毕竟地处乞颜与塔塔尔势力范围之间的弘吉剌部,不仅据说美女辈出,更控制着额吉淖尔湖的食盐生产,长期成为蒙古诸部求婚的香饽饽,所以年仅9岁的铁木真远未到婚配的年龄,只能以“倒插门”的形式寄居于德薛禅的家中。

▲食盐对草原部族而言,比金银更为宝贵

也速该在离开弘吉剌部之后,又参加了一场塔塔尔人的宴会。对于此事,大多数记述都依照《蒙古秘史》的说法,认为是一场偶遇。但以乞颜部与塔塔尔部常年交恶的情况来看,也速该不可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口渴”就参与潜在对手的宴会。

▲今天蒙古历史画卷中的也速该之死

或许,在也速该的计划里,求亲于弘吉剌、会宴与塔塔尔本就在他外交活动的日程表中。而以草原部族交锋的游戏规则来看,塔塔尔人如果要谋害也速该,似乎也没有下毒的必要。毕竟他们曾明火执仗绑架过乞颜部的首领俺巴孩,直接在宴会下杀了也速该、也并不是难事。何必采用一种3天之后才能置人于死地的慢性毒药?

无论如何,也速该最终死在离开塔塔尔部领地回家的路上。而临死之前,他没有将自己的家人和财产交给自己的亲属打理,而是嘱托了仆从蒙力克,尽快将铁木真从德薛禅家中接回,并照顾自己留下的孤儿寡母。

此后,为了躲避同宗的泰赤兀氏追杀,铁木真将自己的牧场迁徙到蒙古高原腹地的肯特山脉脚下。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铁木真母子逐渐重振了也速该的部族。与同被乞颜部边缘化的札达兰部结为攻守同盟。

▲扎木合领导的札达兰部,和铁木真的部族一样被乞颜部边缘化

此时铁木真再次向弘吉剌部求婚,终于赢娶和自己早有婚约的德薛禅之女孛儿贴。对于妻子陪嫁的黑貂裘,铁木真却将它作为投资、送给了邻近的克烈部酋长脱斡邻勒(也就是《射雕英雄传》中的王罕,与铁木真面和心不合的桑昆他老爸),脱斡邻勒随即收铁木真为义子。

▲94版《射雕》中的王罕

▲二次元的铁木真和孛儿贴

▲相对写实的铁木真和孛儿贴

王罕倒未必稀罕一件黑貂裘,而是看重身为弘吉剌部之婿、乞颜部新贵的铁木真身后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可惜,克烈、乞颜部的世仇——蔑儿乞部,对这一切同样洞若观火。

年铁木真新婚后不久,蔑儿乞部的首领脱黑脱阿率三百骑兵来袭。猝不及防的铁木真家族四散奔逃,混乱之中孛儿贴被蔑儿乞人掳走。在妻子被掳之后,铁木真没有力量展开追击。只能奔走于克烈部、札达兰部之间。最终纠集了一支数万兵力的联军,把草原上约定俗成的“抢亲纠纷”升级为了一场部族决战。

公元年夏,乞颜—克烈—札达兰三部联军强渡勤勒豁河,突袭不兀剌草原之上的蔑儿乞部营地。乱军之中,铁木真终于找到了自己被掳的妻子,此时的他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孛儿贴已经身坏六甲。

在没有亲子鉴定的情况下,铁木真只能向和孛儿贴一起被掠走的女仆豁阿黑臣询问。虽然身份卑微,但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上,豁阿黑臣还是慷慨直言的回答道:“糊涂的男人,连自己都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这句话与其说是在为孛儿贴开脱,不说是在向铁木真控诉:既然你无力保护自己的妻子,那又有什么资格去质疑对方的不贞呢?

▲电视剧《成吉思汗》中的术赤,由刘奕君扮演,他在《琅琊榜》里扮演谢玉

无奈之下,铁木真选择了善待自己的妻子,对血统存疑的长子——术赤视如己出。关于铁木真长子的血统,史学界争论不一。其中有个有趣的现象,蒙古及西方的史料中,似乎都比较偏向于他是孛儿贴被掳后、与蔑儿乞人所生。而有的史料中,则喜欢渲染孛儿台在被劫持之前便已怀有身孕,甚至不惜将蔑儿乞人美化成蒙古“柳下惠”。但从术赤的名字来看,铁木真心里不可能毫无芥蒂:“术赤”这个名字,本来有“远方客人”的意思。

▲83版射雕中的术赤,由梁鸿华扮演

有意思的是,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里,对术赤采纳的是前一种说法,甚至还安排术赤和二弟察合台起了冲突,察合台大骂术赤为野种,导致双方差点同室操戈,幸亏金刀驸马郭靖及时赶到、化解了这场危机——算是给郭大侠安排了一场“驸马逆袭战”↓:

▲术赤和察合台正在开片儿

▲金刀驸马郭大侠杀到!分分钟就把未来的大舅哥、二舅哥给秒了↓:

当然,随着小说情节的安排,郭靖选择了背蒙归宋、捍卫襄阳,终于成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一代英雄。这就是金庸和网络写手的区别:要是郭大侠坐定了蒙古金刀驸马的位子,后面这剧情就没法展开了——《射雕》岂不成了《赘婿》?

金庸在这里用的是移花接木的笔法:历史上,察合台和术赤争吵确有其事,但阻止他们的是蒙古大将哲别和速不台,而不是郭大侠↓:

▲83版《射雕》中的哲别,郭靖的第一个师父

盘点了这么多赘婿,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历史上,赘婿只是一个身份标签,只要卧薪尝胆、自强不息,未必不能展开自己人生的逆袭……所谓“屌丝逆袭、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也是赘婿系列文学的魅力所在吧↓:

(完)

图片来源:图片来自互联网

撰稿:红色猎隼

排版:云小冰转

注:本文为独家特约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洗稿,否则将追究当事人和单位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4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