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獒 >> 藏獒生活环境 >> 从身价四千万到成为火锅食材,藏獒沦落成赚
年,西安一老板以万买下一只名为“长江二号”的藏敖,并组织30台纯黑奔驰列队接机,东方神犬的排场霸气侧漏,但几年后,它却跌落神坛,送人都没人要,甚至被当成家狗买去狗肉档,做火锅食材。
曾炙手可热,被国内、国外有钱人追捧的藏敖,到如今一地鸡毛,没人问津,藏敖到底经历了什么事吗?
年到年,藏獒一度被称为“行走的房子”,一头成年的纯种藏敖抵得上1套北京三环以内的房子。就拿万的“长江二号”来说,年北京平均房价不到1.3万,换言之,这价钱足可以在北京买3套豪宅。
但这还不是最贵的,年,北京獒展上,獒王标价万,世界最贵的纯红藏敖身价甚至高达万。这原本单纯是西藏藏民的朋友和守护神的藏敖,到了商品市场,却因忠心护主的天性和尊现主人身份的炒作被卖出了天价。
那时就有段子是这么说的,“不必穿金戴银,晒豪车名表,把自家的藏敖领出来走一圈,身价地位便一目了然”。
其实,在古代,藏敖就被冠以“东方神犬”,有“九犬一獒”之说,大约从汉代开始,藏獒就成了西藏、青海边陲向朝廷进贡的必备品,乾隆还为他最喜欢的一头藏獒赐名为“狗状元”。
不过,藏獒被视为主人身份的象征,只有达官贵人才配拥有,平民百姓根本不够格,再说了,平民百姓养不起。
一位藏民说,喂养一头70公斤重的藏獒,每天需要-元的成本,比按月还贷压力还大。曾有报道说,一男子将一头身价40万的藏獒偷回家,结果仅仅8个月就被吃穷了,最终只好以元的价格转手。
所以,买得起和养得起藏敖的人都不是一般人。然而,藏獒从何时被人广为推崇,身价水涨船高的呢!
这还得从一个人说起,马俊仁,原中国队田径教练,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马家军”总教头,先后培养王军霞、姜波等一批世界级中长跑名将。他因自家养的藏敖救了被家狗咬的妻子一事,对藏敖从此情有独钟,甚至在离任教练一职后,搞起了中国藏敖俱乐部。
年,在马俊仁强调稀缺的营销之下,中国的藏敖堪比熊猫,是全球独有的珍稀动物,而且血统纯粹,全国纯种藏敖不到只有一半在我手里。自此,在年就被“养狗专家”王占奎卖到25万的藏敖,开始一跃爆红,价值飙升到千万级别。
年,那只叫“小王子”的红腹四眼藏獒身价高达万,韩国神父本想开价万买走,但马俊仁死活不同意,最终神父以万的高价买走了“小王子”的儿子“小小王子”。
可以说,有一只纯种的藏敖,不单是价值千万的资产,也等于养了一只会生金蛋的鹅。纯种的藏敖配种一次价格甚至可达20万,不少的藏敖便成为了配种的工具。
年,重庆有人悬赏20万为自己的母藏敖“寻夫”,这则“征婚启事”简直亮瞎了大众的眼球。要知道,一只藏獒在一个冬天的时间,配种可多达70次,这利润算下去,也是引来了很多想一夜暴富的人开始走入养藏敖的圈子。
在广大媒体的争相报道下,藏敖市场迅速扩大,藏敖数量急剧上升。不少无良商贩为了让藏敖看起来更威猛高大,不惜在食物中掺加激素,甚至在关键部位注入硅胶,用“填鸭”的方式强行给藏敖增重。
但这个从最开始就被人刻意吹起来的泡沫,在年开始破裂,藏敖市场开始走向崩盘,供过于求的市场,让藏敖价格呈现断崖式下跌。买藏敖的人也看清了商家的炒作,几乎不敢再入手,于是,藏敖开始几百块钱一只都没人要。
很多养殖场的商人亏钱离场,上万只藏敖失去了利用价值,成为流浪狗。前几年,在青海玉树,曾身价千万的藏敖,却连饭都吃不起,翻垃圾桶、同类争食,伤害路人等事件层出不穷。
被捧上神坛的藏敖,如今却一次次被骂上热搜,可这真的是藏敖的错吗?它不过是资本利益博弈的牺牲品而已,只是被迫为商家的金钱欲望买单罢了。
你怎么看待藏獒从价值千万到流浪狗这一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