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獒 >> 藏獒生活环境 >> 阿黄,我养过的第一只狗
阿黄,是我养过的第一条狗,尽管它“失联”好几年了,但有时还是会想起它。今天,我就把它的故事讲一讲吧!
一、天上掉下个“小母狗”
十年前,在农村租了个农家院。一天下午睡醒觉,出屋一看,咦!院子里多了只小黄狗。
忙跑出大门一看,胡同两边都没人呀!敢是天上掉下来的吗?嘴上虽这么说,但心里却没这么想。心里想:别是谁家的狗自己跑进来的吧?先收着,回头等人家找来时赶紧的还给人家。
一会儿,来了个村里人,听我说完与小狗的“奇遇”后,瞟了狗一眼道:“你就养着吧,没人来要来。”
“为什么呢?狗才这么点儿,不是谁家养的,还是野狗不成?”
“是人家养的没错,但也是人家扔的,小母狗子,谁要呢?”
仔细又问了问,彻底弄明白了。原来,谁家的狗下小狗了,出满月后,把小狗崽里的公狗留下送人,因母狗送人都没人要,就扔了。心软点儿的,就扔到别人家里。心硬一点的,就直接找个离家远点儿的地方,一扔了事。为什么扔母狗呢?因为它长大以后年年生狗,太麻烦!今儿我院里的这只小狗,就是人家看我是新来的,又是个城里人,所以,就把它扔在了我的院子里了!
等来人走时,我又问了一声:“这是什么狗呢?”
人家连头都没回一下的丢下了一句:“小破柴狗子。”走了。
于是,这只小破柴狗子,就成了我平生所养过的第一只狗。
二、狗的名字叫“阿黄”
狗既然进了家门儿,有个名字方才“名正言顺”。可是叫什么呢?一来它是黄色,二来我想起了当年看电影《少林寺》时,里面那个漂亮的小姐姐一路走一路喊着的那两个字:“阿黄~”
得,就叫阿黄吧!
三、狗、还要“翻肠子”
因为开着农家院,所以每天都会有来人吃剩下的猪肝,鸡肉、猪肉等等等等,足够喂它阿黄的了。当然,阿黄也很争气、很对得起这些吃的,几乎一天一个样的往大了长。然而,没多少日子,阿黄非但不吃不喝,还呕吐拉稀了!这是咋啦?我赶忙给城里养着狗的人打电话,把情况询问清楚后,他说:估计是狗在翻肠子了。
什么是翻肠子呢?翻肠子,是一种民间的俗称,其实就是小狗在三个月左右时会得的一种叫做“细小病毒”的感染,如果没打疫苗的话,死亡率极高。在当时,我哪儿懂这个呀,也只好是让它生死由命了!
命大的阿黄,居然活过来了!
四、训练是严格的。
阿黄病好了以后,我便开始训练它了。先是把啤酒瓶盖儿扔出去,命令它叼回来再吐在我手里,后又要进行素质训练了。比如:身为母狗,吃东西时要学会斯文,不能狼吞虎咽。直到你手捏一片肉喂它时,它都会小心翼翼的咬住一点肉后慢慢的往后拽,也绝不会一口咬下,令你有伤着手指的担心了。还有:我坐在椅子上,把一粒剥好的瓜子仁放在膝盖上,说不许吃,它就看着不动。说阿黄吃了吧,它就会把两只前腿垂下,两只后腿直立,头一偏,再用舌尖一舔,把瓜子仁钩走,绝不会把两只前腿搭在你的裤子上……
五、它既会生气、记仇,还知道嫉妒。
一天,院里来人吃饭,进屋前夸了阿黄几句,于是这东西便蹬鼻子上脸的跟着人家进了屋,摇着尾巴在桌子下面钻来绕去的。我怕人家烦它,拿着正在打苍蝇的拍子,随着一声“滚出去”,蝇拍子落在了它的头上。它跑出去了,却跟我结下了仇!几天时间里,居然不吃不喝了。用小碗儿盛上半碗儿牛奶,把它的嘴按到碗儿里,嘴上任它湿着,不舔。把嘴掰开塞进一块儿猪肝儿,吐出、不嚼。往院儿里的墙根儿一趴,低着头、垂着眼,任你怎么逗它,不理!没辙了,我只好没事儿时就胡撸胡撸它的头,格外的对它好一点儿,直到它的尾巴摇起来时,才知道它开始要吃饭了。这小东西,气性还真大!
后来,我弄来一只刚出满月不久的藏獒,小家伙别看月份小,倒也长的虎头虎脑的。无论是个头还是体重,应该都和阿黄不相上下。为了能让它长大个,我特意给它买回了优质狗粮。每当喂它狗粮时,都是给它一大把,而只给阿黄三五粒。有一回,喂它俩时,小藏獒呼呼的在我手掌里吃,而阿黄吃完了它那几粒狗粮,便只有捡小藏獒吃掉地上的了。待两狗吃完后,我把它俩轰到了屋外的廊子里。我刚坐下来点支烟,就听见小藏獒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尖叫,跑进了屋里,耳朵上滴着血。我忙走出屋一看,阿黄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一副死狗不怕开水烫的神色。甭问也知道,趁我不在旁边,它把小藏獒咬了一口。为啥咬它呢?百分之百、嫉妒呗!哦,明明是我先来的,而且当初也是最喜欢我。凭什么它一来我就退居二线了呢?这个东西,嫉妒心还真强。
六、狗,不仅懂得害臊,居然也有“例假”!
搬到了大院儿以后,因房是新盖的,院子里还一片荒凉。大冬天的,我怕阿黄夜里冷,就在屋里铺了个垫子,每晚让它在屋里睡。没过几天,它便也成了屋内的主人,晚上若把它关在了外面,它就使劲儿的挠门。结果有一天,十一点了也没见阿黄回来,于是我只好拿着手电出去找,一边找一边喊:“阿黄~”找了半天也没音信,只好回屋、锁门、睡觉。
第二天一早,我推开门一看,不由的喊了一声:“阿黄回来了!”这个阿黄呀,你回来了怎么不挠门呢?阿黄依然趴在廊子里,怯生生的看了我一眼,就像一个做错了事儿的孩子。冰冷的地面上,冻的它直打哆嗦,我赶紧把它轰进了屋。然而一会儿,我发现阿黄受伤了,要不地上怎么会有血呢?把阿黄叫过来,仔细看了看,也没有找到哪儿伤了。一会儿,村里老三两口子来了,听我说狗受伤了,但只看到了地上的血,却没有找到伤口后,老三看了一眼狗道:“啥受伤了呀,阿黄走十字了!(地方说法,按发音)”
“什么叫走十字了呀?”
见我一脸的懵懂,老三媳妇把话接过去了:“走十字都不懂?就是发情,来例假了知道不?”
“啊?狗也会来例假?”
“城里人啥也不懂,不来例假咋怀孕生小狗子呢?”
跟老三两口子一聊我才知道,原来阿黄长成大姑娘了,要当狗妈了。昨天一宿没回来的原因自然也就找着了!
七、不忍直观的母爱。
阿黄,是个高产的母狗,自从“走十字”开始,便一窝窝的生起来没个完了。从它身上,倒也让我验证了“猫三狗四”的说法。生下来的小狗子,除了自己留几只,剩下的出了满月就得到处的找人送人。但是有一窝无需送人,因为一个也没活下来,都死了!这,是咋回事呢?
那年,阿黄把狗下在了堆起的几十根檩条的下面。春暖后,院子里盖房,除了要用这些个木头,几十号人还要大兴土木的忙活,我也就没有顾得上看它。一个下着小雨的下午,我去鸡笼子那里喂鸡时,发现阿黄趴在了鸡笼子的下面。鸡笼是用两摞砖架起来的,底下有个一尺多宽、两尺来长的地方,平时的鸡屎都从笼内漏在了下边。一项爱干净的阿黄怎么趴在鸡屎上了呢?我大声叫它出来,然而它只是看着我,一动不动。再拿小棍儿捅,依然是不动。最后我只好用手把它强拽出来了,一看,啊!原来里面还趴着已经死了的四只小狗子!
小狗子肚皮已经发绿,带有臭味儿了。我赶紧把它们掏了出来,扔进了放垃圾的小铁桶里,盖严了盖儿,又把阿黄用链子拴上,然后在走出米外马路对面的小树林里挖了个坑,把死狗埋了。
第二天一早儿,我才又把阿黄放开。中午,我喂鸡时却看见阿黄又趴在鸡笼子下面了,等我把再它拽出来一看,咦?四只小死狗怎么又趴在鸡屎上面了?难怪刚才在路口干活的村民老张问我:“你们家阿黄干嘛呢?这么会儿我看见来回跑了好几趟了。”原来,阿黄放开后,跑到了小树林,把我埋了的死狗又都刨了出来,一只一只的都叼回来了。
见我又把拴狗链拿来了,阿黄用胆怯又恳求的目光看着我,喉咙里发出了一阵阵“哼、哼”的声音。我只好冲它喊了一声:“都死啦,臭啦,还搂在怀里干什么?”
这回,我把死狗装在一个纸盒子里,放在了卸沙子的车斗子上,让他们扔的越远越好。
八、它,居然不许近亲相配。
阿黄的后代,虽然也送人了不少,但终究有送不出去的时候。咋办?自己养着吧!养着养着,有时连我自己都搞不清哪只是第几窝生的了。
一天,一只母狗也“走十字”了,而一只公狗就总是想上去交配。每到公狗往前凑的时候,阿黄便马上跑过去,从后面往母狗身上一趴,将公狗隔开了。开始我有点儿纳闷儿,后来我明白了:啊,这是阿黄防止近亲交配,自己出来阻拦了!
…………
好啦,有关阿黄的故事儿,咱们今天就先讲到这吧,再讲的话就该成了长篇小说了!什么?阿黄后来怎样了?它呀,失踪了!
也许,它被电狗的人给电死吃肉了。也许,它知道自己得病要死了,便悄悄的离开了!总之,院子里忽然就见不到这只养了近十年的阿黄了,且一直再没有回来过……
至于它的后代,后来也都是送人的送人,死了的死了。唯有一只叫做“黑妞儿”的四眼儿母狗,不仅不服管教,也从不让任何人摸一下。我搬走后,它曾经跑来找过我,但都是在门口站着,从不进院儿,给块吃的扔过去,叼起来立马走人。关于它的故事儿,咱们哪天再单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