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獒 >> 藏獒的形状 >> 2010年,成都女孩把狼当儿子养,狼
引言
在古代,人类十分惧怕凶猛的野兽,如狼、虎等,在远古时期,人类无法借助过多的工具来与这些凶猛的野兽搏斗,因此常常被野兽袭击、伤害。
可以说,人类对如狼、虎的恐惧,是刻在基因中的,若是碰到这些凶恶的动物,人们往往会选择避而远之。当然,时至今日,如狼、虎等动物多生活在远离人类社会的深山野林中,更多的则是被动物园等保护起来。
01
就拿动物园中的猛兽来说,正因为有着十分完备的保护设施,人们才可以放心去观看。不过,要说和这些猛兽打交道,想必只有动物园中的工作人员可以做到,在面对一些凶猛的动物时,就连动物园的工作人员都要惧怕三分,更比说是普通人了。
众所周知,动物园中的许多猛兽,因为被驯化和长期地待在动物园中,远离野生环境的它们,其身上的野性逐渐褪去,相较于自然环境中的同类,也会表现得温顺不少。
倘若让人与狼打交道,甚至同处一室,共同生活,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会拒绝。可是,有一位来自成都的女子,却独自将野外大草原上的狼带回家中,抚养狼崽长大,这名成都女孩将狼视作自己的孩子对待,她放下了热爱与工作,只为再次训练“狼孩子”重返大草原生活……那么,这段人与狼的缘分,要从何说起,他们之后的故事又如何了呢?
李微漪出生于四川成都,她自小向往自然,长相也是脱俗的美丽。性格活泼开朗的她,从小便对写作、绘画等十分感兴趣,她也经常前往四处写生旅行。
就在年的4月,李微漪来到了她向往已久的若尔盖大草原,她计划在当地写生,顺便放松一下心情。在若尔盖草原上,亦有属于它的故事,当地的居民告诉李微漪关于“狼王”的故事,而李微漪也没能想到,自己之后的人生,会被卷入这个草原传说之中。
据当地人所述,曾经在若尔盖草原上出现了一只孤傲的“狼王”,它因潜入村民的羊圈中捉羊被捕兽夹所伤,而它之所以要冒死捉羊,是为了它嗷嗷待哺的狼崽们。在即将被村民捉住时,这只狼王曾亲自咬断自己被捕兽夹困住的脚,但最终未能逃脱,被村民乱棍打死。随后,狼后也独自来到村里,却因误食毒肉而身亡,在许多居民看来,这像是一场殉情的自杀。
02
就这样,草原上留下了几只狼崽,它们有几只已经饿死了,当地的居民告诉李微漪,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碰见它们。于是,李微漪暗自下定决定,要寻找到狼崽,将它带回家抚养。果不其然,李微漪在岩石洞中果然发现了一只狼崽,她十分高兴,将它取名为“格林”。
渐渐地,随着格林的长大,它的野性逐渐呈现出来,在夜深人静的都市里,它常常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声,因此也李微漪家也遭到居民的投诉。回想与格林度过的时光,虽然心有不舍,但李微漪依然作出了正确的决定——让格林重返狼群。
由于没有经过大自然的磨砺,格林自然无法获得捕猎的能力。倘若将格林送回若尔盖草原,它无疑会在弱肉强食的草原上饿死。于是,李微漪又想过了许多办法,训练格林为狼的野性和捕猎能力,如将它放在藏獒群中,让它们相互抢食,再如在草原上模拟捕猎,训练格林的能力。
就在两年后的冬天,李微漪将格林送到若尔盖草原,从此便意味着人狼途殊。可是,在年,李微漪得知格林被捕,它的几个孩子被当地的猎人捕杀后,又只身前往草原。好在格林成功逃脱,可丧失了自己的孩子,让格林对人类变得十分冷漠,包括昔日的主人。有了这次痛心的经历后,李微漪又在当地建立了动物救助站,常年待在草原之上,只为救助更多的动物,在日后与格林再次偶遇……
而在十余年之后,格林再次出现在李薇漪的视线中,它已经长成一只雄壮的大狼了,颇有当年“狼王”的风范。令李薇漪感到十分欣慰的是,它这次并没有冷漠地避开自己,而是与自己注视了许久,似乎在向李薇漪传达在狼群中生活得很好的讯息。看到格林如此健康,李薇漪便放心了,回到城市生活后,她将自己多年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叫做《重返狼群》。书中的故事令人动容。
结语
事实上,《重返狼群》中的故事有多么感人,就意味着李薇漪与格林的经历有多感人。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凶猛的动物有多数早已回到了无人之境,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人为了利益而不惜赶尽杀绝,显然,人类应当杜绝这种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