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獒 >> 藏獒的形状 >> 2010年,成都女孩养狼做儿子,11
童话里才有的情节发生在现实世界里,让人不禁感慨命运的神奇。
结缘草原精灵
万物皆有灵性,十一年前,美丽的成都女孩在一次旅行采风时,遇上了命中注定的狼儿子。
这个美丽的成都女孩名叫李微漪,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喜欢绘画,喜欢文学创作,对生活充满了憧憬与向往。
年4月,李微漪前往了她心已久的若尔盖草原。出发前,她以为这只是一次与以往多次旅行一样的一次采风之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儿时朗朗上口的一首五言绝句,在多少人的童年里种下了“春天去草原看看吧”的梦想。
李微漪也带着这份憧憬来了。
李微漪是草原上一位不一样的旅人——每一个地方都在发生着一些故事,当你把故事当故事,那么故事里的你也就是“路人甲乙丙丁”——她的不一样在于:她成了故事的主角之一。
4月的若尔盖草原生机盎然,草原鲜嫩翠绿,繁茂无比;春发时节,小动物们也都迎来了新生的喜悦与压力。
李微漪在欣赏草原美景的同时,也听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头新生的狼崽子。
这头狼崽子是可怜的,它的爸爸在一次围猎行动中受伤,后来又遇上了猎人,被猎人杀死并拔去了狼皮与狼牙。
它的妈妈为了给孩子们提供食物,偷偷摸进羊圈,误食了有毒的食物(毒鼠药),死在了回狼窝的途中。
这头狼崽子和它的同胞兄弟姐妹至此成了孤儿。广袤的草原上,至此再没有无私守护它们的靠山了。
这头狼崽子是幸运的。牧民在母狼死亡地点不远处发现了狼窝,带回了嗷嗷待哺的狼崽子们;至少狼崽子们没被依旧寒冷的春夜冻死,至少狼崽子们没被其他猛兽叼去填牙缝。
李微漪来到牧民家的时候,看到了呼吸微弱的小狼崽子们,有的已经几乎没有生命体征了,牧民解释说,野生狼崽离开母亲后不好养活,死亡率极高。
李微漪看着这窝狼崽子,感受到了强烈的悲伤与无力。在李微漪准备离开的时候,其中一只狼崽子微微张开了眼睛,无助地看着李微漪,眼中充满了迷茫与呆萌。
这一眼,这只狼崽子干净纯真的一眼,给李微漪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灵冲击,李微漪好像听到了自己脑海中响起了一句话:我要救它!
也许这是命运的真谛,也许是前世的救赎,谁知道呢,命运的齿轮因为这一眼重新契合,启动。
李微漪想要带走这只狼崽子,她想救活它,养活它。牧民们极力劝阻:人类是不可能养野狼的。
李微漪费劲唇舌,努力游说。终于牧民们被她的执着与坚定感动了,帮助李微漪开展了救治。
大半个月的折腾,李微漪没日没夜地守着这只狼崽子,像妈妈爱护孩子一样,事无巨细,认真照顾着它。
李微漪的黑眼圈熬出来了,人也越发消瘦,工作以来的积蓄也花得七七八八了,但她觉得一切都值得,因为小狼崽子挺过来了。
看着小狼崽子蹒跚地在草丛中跑着,身上的皮毛被阳光照射得辉亮无比,李微漪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一个名字油然而生:格林(Green)。
作为小狼崽子的人类妈妈,李微漪希望它能像若尔盖草原上的青草一样健康、茁壮地成长,也希望它能成为童话里的狼王子,获得幸福。
格林,小狼格林,这是它人类妈妈李微漪对他的爱与祝福。
草原精灵闯都市
在格林身体状态恢复平稳后,李微漪将它带回了四川成都。
摩羯座的李微漪有着明显的摩羯座特点:有耐心、善良、也比较固执,认定要照顾好格林的她与父母对抗,游说男朋友亦风同她一起照顾格林。
父母总是拗不过子女的,李微漪的父母也是一样,从最初的强烈反对,到后面他们每日每夜只担心李微漪会被格林伤到。
但在后面接触以后,他们也感受到了格林对李微漪的依恋与温柔。
李微漪的男朋友亦风对格林也是从一开始的排斥到后来的疼爱。
初来乍到的格林,像所有胆小的小动物一样,把床底、沙发底、柜子底等家里任何一个犄角旮旯都钻过。
最经常藏在床底下,用奶凶奶凶的低吼凶着亦风,用可怜兮兮的眼神瞅着李微漪。
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的悉心照顾与陪伴,格林逐渐适应了这个新家与新爹,当然要在李微漪在的时候。
李微漪把能推的工作推掉,把男友家当做自己的办公室,并且几乎把所有工作闲暇时间都给了格林。
因为她知道离开了熟悉的草原,到了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格林内心会有多大的恐惧,只有陪伴才能抚慰格林。
慢慢的,格林在李微漪的照顾下,向着这个神秘的都市丛林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
格林在李微漪的怀抱里,用水润的大眼睛,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这个世界。
这么多的直立行走的两腿动物,每个人都带着浓郁而刺鼻的味道,路上时不时出现的四腿动物,都长得跟格林印象中的同伴不一样。
格林,慢慢地习惯了都市生活。每天跟其他宠物狗一样,吃着狗粮、狗罐头、营养膏,玩狗玩具,出去溜达放风。
随着时间过去,格林长大了,狼的体貌特征也逐渐呈现出来。
出去散步的时候,所有的宠物,无论其他宠物的体格是否大于格林。无论其他宠物是否比格林年长,它们都发自内心的惧怕格林,渐渐的格林没办法再去熟悉的公园溜达了。
因为担心格林引起周边居民的恐慌,李微漪和男友亦风坚定不再在人多的白天带格林出去溜达放风了。
然而,格林原始本性的逐一觉醒,让李微漪和男友亦风感受到人生抉择的拐角到来了。
格林开始晚上狼嚎了。从一个星期一两个晚上,一个晚上二三声,到几乎每个晚上,格林都控制不住地发出狼嚎。
越来越多的邻居们开始关心、谈论这个事情了,物业管理员也找上门了,李微漪和男友亦风知道,这事已经无法遮掩,急需解决了。
在咨询过野生动物的专家后,李微漪得到的建议是:一、就近送去动物园;二、放生大草原。
李微漪对于要与格林分开一事,陷入了痛苦的纠结中。一方面,她的理智告诉她:格林的原始本性是不可能一辈子被压制的,即使努力压制了,也只是让格林痛苦而已。
李微漪是真把格林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没有父母愿意让孩子因为自己而痛苦一辈子。
另一方面,她非常非常不舍得跟格林分开。
送去动物园是不可能的,作为成都原住民,李微漪跟其他土生土长的孩子一样,读书的时候都去过动物园,她知道动物园对于动物而言就是监狱,一座难以逃脱的无望监狱。
试问,哪个母亲会把孩子送进监狱呢。
所以,李微漪知道,只剩下一条路可以选了:顺应格林的本性,让格林回归它真正的世界,让它在有限的生命里能自由自在地活在宏宇下,奔驰在天地间。
艰难的回归之路
既然已经决定要将格林带回草原,让它重新成为草原上的精灵,李微漪和亦风便开始了谋划。
饮食上,李微漪逐步调整了格林的食谱,从单一的狗粮逐步添加了生肉。最开始是不带血的生肉,有鸡肉、鸭肉等白肉;然后尝试猪肉、牛肉、羊肉、兔子肉等红肉。
格林在最开始换食谱时,表现出一些疑惑与迟疑,到后来极快地适应并喜欢上吃生肉,并完全拒绝进食狗粮。
李微漪知道时候差不多了,便带着格林踏上了回家的路。
自从李微漪带格林离开草原,她便一直保持着跟当年救治格林的兽医的联系,主要是担心格林会有状况而城市里的兽医因为不熟悉这个物种而帮不上忙。
冥冥中,可能这也是李微漪为格林留下的另一条路。
在下定决心带格林回归草原的时候,李微漪就联系了当年救治格林的兽医,得到了一些建议。
想要成功放生格林,首先要让格林学习并恢复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即野化。所以李微漪才开始逐步改变了格林的饮食习惯。
但,要让格林学习并恢复在野外生存的能力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经过饮食方面的调整后,还需要一个环境条件来让格林学会自己获得食物。
李微漪经过多方沟通与努力,联系上了四川西部草原的一个藏獒繁殖基地。
藏獒,是犬类中较具有攻击性的犬种之一,也是长年生活在草原上的犬种。李微漪希望格林能在藏獒身上学到一些基础的野外生存的能力。
聪明的格林没有让李微漪失望。
在藏獒繁殖基地的技师与兽医的帮助下,格林很快地学会了在一定范围的草场内追击与猎捕兔子、地鼠等小动物。
随着格林捕猎技巧的提升,李微漪逐渐减少投喂生肉的次数,直至完全不进行生肉投喂。
从圈定范围到开放空间,从每日投喂活物到延长投喂间隔时间,从室内蜗居到草场廊厩,格林的舒适圈一点一点地被打破,它也逐渐感受到了“要想吃饱要靠自己”。
格林是坚强且聪明的。为了不挨饿,它每一次的扑杀越来越精准了,甚至已经开始向藏獒学习如何发现自然的兔子窝和地鼠洞了。
有一次,李微漪在早上起床的时候,在房门口,发现了一只带血的兔子,而格林正在不远处跟几只藏獒玩扑倒游戏。
格林是快乐的。每天奔驰在草原上,格林的神情时而专注,时而放松欢快,更多时候李微漪在它的眼中看到的是平静与安宁——这让李微漪更加坚定了将格林送回草原、送归狼群的决心。
在一个平凡的夜晚,居住在藏獒繁殖基地的人们在结束晚餐后的小聚后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李微漪洗漱后刚刚靠到床上开始记录今天的生活,便听到了一阵狼嚎。她心中微微诧异:今天是不是叫得早了点。
过了一会,又一阵狼嚎声传来,紧接着传来一阵的犬吠声,然后外面骚动了起来。
李微漪披上衣服,也冲了出去。在藏獒繁殖基地外草场的地界,李微漪看到了格林,它正在不远处徘徊——任何人都能看出格林非常的兴奋。
李微漪知道,那两阵狼嚎有一阵是格林的,而另一阵是前方1公里内一群未知狼群中的一员发出的。
面对这样的回应,格林是兴奋的,是开心的,那说明不远处可能是一群能接纳它的狼群。
李微漪也是高兴而兴奋的,因为这是一个格林回归狼群的绝佳机会——有时候,同伴是可遇不可求的。
虽然不舍分别,虽然这分别来得有点突然,但李微漪还是深吸一口气,大声的冲格林喊道:“格林,快去!”
听到李微漪的声音,格林停下徘徊的脚步,回头看向李微漪,非常认真、非常深刻的一眼,就像要把李微漪的影子刻到脑海里。
随后,格林昂头嚎了一长声,转过头,向着回应它的狼嚎方向冲去了。
李微漪微笑着看着格林跑远了,然后眼眶湿润了。这一刻,李微漪心中不停地重复一句话:格林,你要幸福;格林,你要好好活着。
格林离开后,李微漪并没有离开藏獒繁殖基地,一方面是因为担心格林没被狼群接受回来找她,另一方面可能是那晚着凉了,李微漪感冒了。
夜里,高烧中的李微漪,迷迷糊糊地听到了门外的一阵声响。莫名的,心中燃起一种冲动。李微漪打开了房门,格林正端坐在她门口,精神奕奕。
李微漪把格林让进屋里,蹲下,轻轻地拥抱了格林。这一刻,李微漪不知道格林是否有被新狼群接受,她也不关心,她很高兴还能再次拥抱格林,拥抱她的孩子。
这天夜里,格林陪伴在李微漪。
第二天,李微漪带着格林像以往一样出去溜达,走着走着来到了基地外草场。格林停下了脚步,抬头看着李微漪。
那一刻,李微漪读懂了格林。
那是一种无言的告别,是格林在跟李微漪正式的告别。
李微漪蹲下身子,微笑地看着格林,轻声地说:格林,祝你幸福,再见了,格林。
那天,格林走了,稳稳地,一步一步的离开了。
过了几天李微漪也回到了四川成都,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工作与创作中去,或许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忽略内心的思念与牵挂。
十年后的草原精灵
一晃十年过去了,李微漪带着一丝忐忑与期盼再次来到了四川西部的草原。
这十年里,李微漪多次梦到格林。有时候格林跟一群狼在一起捕猎;有时候格林在睡觉,身边趴着另一头狼和几只小狼;有时候格林受伤了。
毋庸置疑的,李微漪是希望能够遇上格林的,但她也担心格林是不是忘记她了。
这次来到草原,李微漪恢复了那个时候的发型,带了两件当年留下的衣服,选择了距离当年分别地最近的地方居住。
虽然做了很多预想与准备,李微漪这次在草原逗留的时间也就只能十天左右。
随着时间过去,李微漪越发焦急与无助。她每天十几个小时都呆在户外,以离别地为中心一点一点向外寻找。
最后的几天,李微漪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听当地居民说最近晚上在不远的一座山丘听到过狼嚎。李微漪立刻出发前往,第一天没有,第二天还是没有找到。
终于,在李微漪离开草原的前一天,她在那个山丘的脚下看到了狼群的身影。
“格林——!”
一声一声的呼唤,有一匹野狼停下了脚步,停下来认真的聆听了一会,便冲着李微漪的方向跑来,身后跟着另一匹野狼。
山坡上,两匹野狼一前一后地站着,看着山下不远处的一人一车。
格林,是幸运的,它因为人类而失去父母,又因为人类而活下来并重回狼群。
李微漪,是幸运的,她的善良成就了她,也成就了人类真实的童话。
万物皆有灵性。与地球上的生物和睦相处,是我们需要重视起来的课题。像格林一样幸运的毕竟不多,但其他物种的幸运又何尝不是对人类自己的救赎呢。
参考资料
1、中国知网;干里寻你重返狼群;李微漪;小读者之友;年08期;
2、中国知网;送一只狼重返狼群;李微漪;传奇.传记文学选刊;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