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

电影躺着赚钱的时代真的彻底终结了吗

发布时间:2022/6/27 16:08:32   
网站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09-19/176688.html
医院订阅哦

去年,国产电影的话题十足,从春节档《美人鱼》再创新高,《我不是潘金莲》冯导开炮万达,到《长城》年末名导名演双失利。但热闹之下,是国产电影进入了低迷期的现实。

年,在经过第一季度大幅的上涨后,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进入持续的低迷期,暑期档未能实现逆转、传统的“国产片保护月”虽上映多部引进大片仍票房平平,国庆档票房出现十年来首降,十一月为救市进口片超额上映,仍未力挽狂澜。

根据总局电影局的统计数据,去年年度全国电影票房为.12亿元,比之前增长3.73%,基本与年平起平坐,增速几乎为零。

影视行业瓶颈期,许多影视公司的股票持续下跌。在发布年年报的前一天,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发微博说“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连跌,几乎所有的影视类公司无论业绩好坏都受到波及,市场几乎已无法区分公司的投资价值。”

萧条的大背景下,几大影视制作公司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从万达、华谊、光线、阿里今年发布的年报来看,除了稳坐院线第一把交椅的万达和布局稳健的光线,华谊、阿里影业业务全都处于亏损状态,而高调宣布“去电影化”的华谊更是上市八年来首次净利下滑。

1、万达院线:疯狂扩张之下,传奇影业内容和票房都没达到预期

年,万达院线实现营收亿元,同比增长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5%。其中,非票房收入38亿元,占营业收入34%,同比增长了%,呈持续增高趋势,这38亿的非票房收入,要归功于万达电影生态圈的构建。

“万达院线将不再是万达院线,因为我们有着更宏大的愿景,就是打造全球第一的电影生活生态圈。重构场景、布局生态。”这是万达院线总裁曾茂军在发布会上说过的一句话。

人人都在谈生态圈,但鲜少有公司真正做到。万达布局电影生态圈,并购时光网就是其中的一个步骤。2.8亿美金收购的时光网,其线上APP下载已达1亿次。除了抢占在线票务领域的势力范围,万达还与时光网合作建立了衍生品销售体验中心,旨在推动万达影城的衍生产品的发展。

去年,万达院线与好莱坞老牌电影娱乐整合营销公司PropagandaGEM合作,通过并购PropagandaGEM,建立全球品牌主与电影IP之间的桥梁,成为万达进军好莱坞上游产业链的重要突破。

此外,万达院线还成功并购了游戏发行公司互爱互动。将影城与游戏结合,打造IP影游互动,这也是万达电影生态圈首次布局游戏产业,拓展游戏宣发新模式。

十二年前万达还是一个地产商,十二年后万达院线成为了国内的“院线第一股”。对万达来说,电影生态圈可长远布局,但在电影院线整合时代的大背景下,占领院线才是最大战略。

万达去年票房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21%,市场份额13.8%。这也归功于万达一直奔走在买买买的兼并收购之路上。截止去年年底,万达院线在中国拥有家影院、块银幕的万达院线,其总票房、观影人次、市场份额已经连续第八年占据国内市场头名。

去年,万达、华谊、腾讯,三家影视公司分别以不同方式成为电影《魔兽》的投资方或出品方。虽在北美票房惨淡,但中国总票房却高达14.72亿,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票房。《魔兽》在国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万达院线接近80%的排片,王健林也成为三家中最大的受益方。

年,万达取得了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的%股权。年,万达以44.46亿元连续收购澳洲第二代院线Hoyts、电影数据化公司慕威时尚及世茂影院旗下的15家影院。

去年万达近乎疯狂地收购好莱坞质量IP、曾打造《蝙蝠侠》系列、《盗梦空间》、《侏罗纪世界》、《环太平洋》等大片的传奇影业,也是旨在进一步提高了万达院线全球同步发行电影的能力,为万达影业全球输出打下基础。

疯狂扩张的万达帝国,剑指的是全球最大的院线经营者,万达在宣发端江湖地位的稳固,意味着就算内容产出相对薄弱,影片全球输出的优势就足够万达赚得盆满钵满。

但收购只是开始,能否扭转被收购企业之前的亏损,使之在万达的产业链条上万达化,仍充满不确定性。王健林就曾在采访中谈及年与传奇影业合作的《长城》,无论是从内容还是票房都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事实上因为传奇的业绩不够理想,王健林已经忍痛割爱,把传奇影业从今年的上市计划中剥离了出来。

2、光线传媒:影业下滑之下的隐忧

虽今年开局形势并不大好,但光线传媒去年的业绩,可以称得上十分亮眼。

年,光线实现营收17.31亿元,同比增长13.66%;实现净利润7.41亿元,同比增长84.27%,创下上市以来净利最大增幅。在整个电影行业遭遇困境的年,光线传媒已是相当稳健。

去年,光线电影业务营收12.34亿元,占总体营收的71%。虽表现稳定,票房收入节节新高,但在去年一年影视萧条的大环境下,同比还是下降了5.84%。年,光线全年参与投资、发行的影片共15部,加上年发行、票房计入年的2部电影《寻龙诀》《恶棍天使》贡献3.6亿结转票房,其余包括《美人鱼》、《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在内的13部影片共计贡献了60.6亿票房,总票房达到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4%,其中国产片票房占年国产片票房总额的20%以上,连续三年保持综合民营电影公司国产片票房第一。

《美人鱼》创造了中国影史的票房纪录,《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创造了中国国产爱情片的票房纪录,《大鱼海棠》为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第二名,协助推广的《你的名字》拿下在中国发行的日本电影票房最高纪录。

这份成绩单,跟“老对手”华谊相比,无疑要漂亮很多。但值得一提的是,光线年总票房虽然高达64亿,但是一部《美人鱼》就几乎占了总票房的一半。总票房同比上升,但影业实际营收却处于下降趋势,可以看出光线在去年的十三部影片中所占投资份额并不大,参投电影众多,但都不是自己的主场。

光线沦为陪衬,忙活半天赚吆喝,上市公司的规模优势全无,垄断地位也随时可能被新晋“玩家”超越。究其原因,资本热钱太多,而烂片门槛又低,中国电影也不同于外国电影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导演以及演员往往对电影的成败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在电影业务的稳健布局外,去年一年光线实现电视剧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80%。电视剧及网剧业务投资布局上的盈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影成绩同比下降的不足。

去年,光线参与了电视剧《诛仙青云志》、《嘿,孩子》等和网络剧《识汝不识丁》的发行收入,此外公司确认视频直播和游戏收入分别为2.51亿元和1.11亿元。以此来看,光线在泛娱乐领域的发展形势倒是一片良好。

此外,光线明显加快了产业布局的推进步伐,铁血科技、多米在线、猫眼文化、齐聚科技等多家公司的收购,横跨影视、音乐、互联网新媒体、基金等众多领域的投资,代表着光线文娱综合体的产业雏形已初步形成。

但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光线传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亿至2亿,同比下降了5.95%—20.06%。这也被外界认为是光线业绩增长乏力的重要证据。

市场对于猫眼的担忧并未消失。去年5月,王长田在备受争议下以83亿估值买下了在线票务平台猫眼57.4%股权,但这笔在其认为“有可能改变中国电影格局”的收购,目前并未真正进入盈利状态。

通过在线票务平台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这是最直接但也最烧钱的方式,虽占据了线上宣发平台的一席之地,但面对有雄厚资金支持的淘票票、微影、百度糯米等对手,光线的前路并不轻松。

3、华谊兄弟:被扼住发行命脉,寻找突破口

民营老大华谊兄弟日前交出了上市以来首度净利负增长的年报成绩。而在年度总结的同时,第一季度“业绩预警”已经亮起红灯。

华谊年全年营业收入35.03亿元,同比下降9.55%;的净利润8.08亿元,同比下降17.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9亿元。

不过从财报来看,华谊净利润的8.08亿中,有近九成来自于股票套现所得。去年,华谊兄弟共减持掌趣科技股票12.76亿,确认“投资收益”就达7.45亿元。

年,华谊兄弟首度公布将华谊的业务划分成影视娱乐、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三个板块。

年影视娱乐板块营业收入25.62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少9.56%。公司互联网娱乐业务收入6.76亿元,主要来自手游,占总营收19.30%,报告期内业绩同比下滑了21.47%。公司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业务取得营收2.57亿元,占总营收7.33%,同比增长幅度.34%。

这也意味着华谊兄弟,除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外,影视娱乐以及互联网娱乐均处于下滑状态。

截至年底,华谊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各业务累计签约项目16个项目、并有序地布局推进。年将有10个项目在建,为娱乐内容的线上、线下流转与增值开拓了广阔空间。这也是去年华谊三大板块的业务中,唯一没有下滑的板块。

民营影业老大华谊高调喊出“去电影化”战略,但去年主营业务收入下滑直接拖累了公司业绩,导致华谊上市八年来首次净利下滑。影视业务的大衰退,可以说是华谊在实行“去电影化”后所得到的苦果。

年全年华谊全球总票房约65亿元,而国内的31亿总票房中,《魔兽》的15亿就占了将近一半。《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摇滚藏獒》几部影片虽然在各大国际电影节收获多项大奖,得到了业界和观众的高度赞誉,但市场表现并不尽人意。

除了同档期商业大片的夹击外,也暴露了华谊在发行上的短板,《我不是潘金莲》上映之际冯导开炮万达就可见一斑。针对去年主营业务电影板块的业绩,王中磊坦言:“虽然较好的影片都产出了,但没有大的商业片出现,除此之外,发行和营销方面薄弱更是亟需重视。”

面对年业绩上的明显退步,华谊也开始了转型,其中调整最大的是其电影业务。今年,华谊请回陈国富,联手工夫影业,布局重工业大片。3月初,华谊和工夫影业一起发布了一份重量级的片单,里面只有五部片,却涵盖了华语电影最具工业化基础的3个高概念IP:《狄仁杰》系列,《鬼吹灯摸金校尉》系列,《画皮》系列。

年同时也是华谊的制作大年,冯小刚导演的《芳华》已公布定档年国庆上映,成龙和布鲁斯南共同主演的动作大戏《英伦对决》也将在国庆档全球同步上映。

内容生产的核心地位守住了,终端放映市场的话语权也要上去。年初,华谊兄弟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互娱投资有限公司以万元参与大地院线定增,认购其95万股,开始了华谊院线布局的推进。

在万达整合全球院线资源的野心下,王中磊五年之内跻身院线行业前列的规划可谓挑战重重。但经多部好片发行失利的痛心后,华谊开始着手建设终端渠道,掌握发行命脉,确实是华谊电影业务最重要的突破口。

4、阿里影业:第一部主控影片失利,“战略性亏损”到何时?

年,阿里影业整体收入达到9.0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由淘票票、粤科和影视剧宣发三部分构成的阿里影业大宣发体系,是去年阿里影业收入增长最快的业务。全年收入6.83亿元,较年的1.36亿元增长%。

年以淘票票为核心的阿里大宣发体系参与了《绝地逃亡》、《圆梦巨人》和《追凶者也》等20多部影片的宣发,其在过去一年线上线下结合的宣发能力不断提高。广电总局公布资料显示,淘票票已接入超过家影院。

淘票票作为阿里“重要的经营资产”,是阿里在互联网宣发业务的重要战略之地。去年5月,阿里影业通过战略投资者出资,为淘票票进行了17亿人民币的新投资,声称要“确保淘票票在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各个方面拥有行业竞争力。”

但助攻淘票票抢占市场份额,也造成了阿里净利润超过9亿的亏损。而作为阿里重点投资的淘票票,目前仍处于亏损模式。

内容制作方面,年阿里影业开始陆续有作品投入市场,但效果并不理想。出品的《七月与安生》票房只有1.67亿,而阿里交出的第一部主控影片《摆渡人》,虽由墨镜王出山监制,最终票房仍止步6亿,豆瓣上更是差评迭起。

但是阿里参与投资的派拉蒙的几部电影《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和《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在国内上映后,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年阿里影业还投资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创建的AmblinPartners公司,这也是阿里影业自成立以来,首度以资本加业务的融合形态与好莱坞公司达成合作。

双方的第一次合作,就是在中国推出的《一条狗的使命》,这部电影在中国的票房达到了6亿,远超该片在北美的总票房。

今年年初,阿里影业与阿里巴巴大文娱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合一影业团队并入阿里影业,双方在影视内容的衍生权利开发业务、互联网宣发业务、创新业务等多方面达成协议。阿里大文娱各与阿里影业合作联动仅是个开端,通过整合与协同,阿里影业将成为大文娱板块中内容产品的重要输出端口。

以版权为核心,围绕版权整体开发各个链路中,综合提供从融资、商务植入、版权宣发到衍生品开发等系列专业服务,这将是阿里在影视行业最为独特的优势所在。

实施“战略性亏损”的阿里影业,在经过两年多探索和发展后,以互联网宣传发行体系为核心,整合内容制作及娱乐周边平台的全产业链娱乐平台业已初具规模,此外在线售票、影院服务、衍生品开发销售等业务也渐趋成熟,阿里是时候拿出属于自己的优质作品来扭转“战略性亏损”的局面了。

电影票房增速放缓的原因很多,但重中之重仍是被人广为诟病的“国产片质量”问题。近年来观众审美标准不断上升,对影片的质量要求已经越来越高,烂片的生存处境也渐趋艰难。

“可以说,中国电影整体进入了一个更加理性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分析,短期资本、非专业资本涌入市场后,未获得预定收益而退潮,具有必然性。这虽然对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带来一定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泡沫。

12月下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最新数据,中国电影银幕已超过4万块,跃居世界第一,但这仍不足以弥补因内容整体质量因素而给行业带来的冲击。面对大局势的动荡,各大影视公司除了制作“内容为王”的优质影片制胜外,业务的调整和长远布局在当下也尤为重要。

内容来自:电影制片人。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