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獒 >> 藏獒的种类 >> 比特犬能否秒杀体型相近的猞猁为什么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先说答案:无论是什么样的比特犬都没有实力“秒杀”一只成年的猞猁,而且猞猁有较大的胜率杀死比特犬。有人说:比特犬被称为“犬界战神”,它可以放倒任何同体型下的狗,为什么打不过猞猁呢?下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比特犬
比特犬可谓是犬界的“明星”犬种,尤其是在斗犬界,这是因为比特犬是在人为干预下两种凶猛的犬种(斗牛犬和斯塔福犬)杂交产生的后代,而它之所以被培育出来,目的就是为了斗犬。因此,比特犬确实是为战斗而生的犬种。
经过人为的筛选和改良,比特犬的各项有利于战斗的基因都被放大,比如它继承了斯塔福犬结实的肌肉,这让比特犬有了很强的爆发力和耐力(可以连续战斗2个小时),同时也继承了斗牛犬凶狠好斗的性格,同时比特犬还具有一个特殊的能力,那就是可以在战斗中持续分泌较高水平的睾丸激素,这让它在战斗中会因为激素的关系暂时的忽略掉对方给自己造成的伤害。
因此,持续战斗的能力、凶猛的性格以及不怕疼的身体让比特犬成为最有名的斗犬之一。
当然,比特犬的“犬界战神”称号只是说它骁勇善战,并不代表它在犬界是无敌的存在。这是因为比特犬的体型比起藏獒等中大型犬种来说还是逊色了很多。通常,一只成年的比特犬拥有35公斤左右的体重,最大不超过50公斤,在这个体重区间内的比特犬爆发力和耐力都是最佳的,如果过胖反而会影响它的灵活性和战斗力。
大多数的狗对主人都有着较高的忠诚度,它们很少会主动攻击主人,但是比特犬是个例外,在世界范围内,有多起比特犬攻击主人的报道,因此“六亲不认”的比特犬在许多国家的禁养名单中。
我们再来看一下猞猁
从广义上说,猞猁属下的所有动物都叫猞猁,包括美国短尾猫、猞猁、西班牙猞猁以及加拿大猞猁,但是由于其他的几种“猞猁”名字前面都有前缀,而且与猞猁的基因有较大的区别,所有,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的猞猁都是猞猁属猞猁种下的动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欧亚猞猁。
欧亚猞猁下一共有7个不同的亚种,不同亚种间除了分布和栖息环境的不同外,其他无论是从体型上还是食性、习性上都比较的接近。
作为一种中型的猫科动物,欧亚猞猁的体重平均在22公斤左右,体长平均在1.2米左右,虽然这个体型数据不算大,但比起猫来要大得多了。
猞猁通常主要栖息在森林之中,由于其分布区域与老虎、花豹、熊以及灰狼有一定的重合,所以猞猁在野外非常的小心,一旦闻到陌生的气味或者听到一些动静,它立即会爬上附近的大树躲藏。
当然,猞猁在原生环境中除去被一些动物威胁外,它本身也是许多食草动物的威胁。与老虎一样,猞猁也喜欢利用地形偷袭猎物,不过,相对来说猞猁捕杀的猎物体型大都比较的小,其中以野兔以及鹿、狍子等食草动物的幼崽为主,当然作为爬树高手的猞猁也会趁着夜色去树上捕杀进入梦乡的鸟类。
大多数的食肉动物捕猎的猎物大都只吃一顿,剩下的就会扔掉,但是猞猁不同,它们有储藏猎物的习惯,尤其是在捕猎难度相对较高的冬季,它们抓住猎物吃剩后通常会找一个地方埋起来,等饿了再吃。
体型相近的比特犬和猞猁谁更厉害?
从上面两种动物的介绍看,它们正常情况下体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比特犬略大于猞猁。但是,在成年猞猁面前无论多么凶猛的比特犬只有被杀的份,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第一,灵活性对比
在整个食肉目下,要比灵活,猫科动物可从来没输过,而且从整体上看,体型越小的猫科动物越灵活,而猞猁就是如此,比起任何一种犬科动物来说,猞猁的灵活性都是它们没法比的。在实战中,灵活性就意味着躲避对方攻击和进攻成功率的高低。
所以,猞猁要比比特犬灵活的多。这是其一。
第二,实战能力
比特犬虽然是一种斗犬,但是它的对手都是狗,狗本身就是人工饲养下的动物,它们的战斗力仅限于无脑的撕咬上。而猞猁就不同了,它本身所处的环境就相对危险,再加上它们整天要自己捕猎,甚至会与一些食肉动物缠斗,其实战能力是比特犬不能比的。而且猞猁除了牙齿外还有着尖利的爪子,爪子本身也能给对手造成一定的伤害,关键是,猞猁喜欢找准机会,一击毙命(锁喉或者是跳到猎物背上咬穿后颈)。
第三,类比
虽然在野生环境下,猞猁不可能与比特犬交手,但是猞猁有一个比比特犬更强劲的对手-灰狼。在欧亚地区的一些森林中,猞猁与狼属于互相制约的存在,而且根据科学家的观察发现,猞猁能够猎杀孤狼,尤其是在白俄罗斯的森林中,猞猁主要靠猎杀灰狼的幼崽和母狼来抑制狼群的数量。下图为年科学家拍摄到的猞猁与狼相遇的场景,在一场大战后,受伤的狼逃走,不久科学家发现了狼的尸体,而猞猁只是受了皮外伤。
总结
猞猁打比特犬都不用比特犬降体重,即使是正常体重下的比特犬也完全不是猞猁的对手,这一点从猞猁连野生的灰狼都是杀死就看出来,既然野生的狼都不在话下,更不用说是人工饲养下的一种狗了。
因此,比特犬“秒杀”猞猁纯属做梦,比特犬能够杀死猞猁唯一的方式应该就是把猞猁给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