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獒 >> 藏獒的繁衍 >> 2010年,一成都女孩把狼当儿子带回家养
人狼母子
“儿子,你还记得吗?这就是你出生的地方!别忘了,你是一匹狼!”
年,中国上映了一部电影《重返狼群》,记录的是一个四川美女画家李微漪,和她的“狼儿子”格林,共同生活的传奇经历。人与狼的深情,感动了无数观众,票房很快达到了上千万。
自古以来,狼给人们的印象是一种天性狡猾凶残、忘恩负义的动物。可格林和李微漪却情同母子。
一人一狼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
缘起草原
年,画家李微漪前往川西若尔盖草原写生。在辽阔的草原中,心情仿佛都被大自然抚平,宁静祥和。
然而这样的心情却没持续多久,在牧民家中休息时,李微漪听到了牧民闲聊间的一个故事,那时的她不会想到这个故事会改变她往后几十年的生活,使她的人生轨迹走向了另一条意想不到的道路。
此时的若尔盖草原,正恰逢母狼产仔的季节,前两天,有只母狼产下了一窝小狼,为了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平时几乎不出没的狼出现在了牧区。
而晋升为父亲的公狼,冒险前往人类的地盘偷取食物,它成功偷到了一只羊,却在逃跑的过程中被牧民们发现。
面对这个不速之客,看到被杀害的小羊他们感到愤怒,抓住了公狼,将它杀害并剥了皮。母狼迟迟等不到公狼回来,便前往牧区寻找,看到了公狼的皮得知公狼已经死了。
公狼死了之后,接下来的几天里,这只母狼就一直在附近,每到深夜便开始嚎叫,一声声嚎入人心,嚎的人心恐慌。
几天后牧民们无法忍受,用投毒的方式解决了这只母狼,临死前的母狼,奋力想要爬回狼窝最后看一眼自己的狼崽,路上为了不被人拦住扒皮,它一路撕咬自己的背,咬的千疮百孔。
听完这个故事的李微漪内心百感交集,悲从中来,她迫切的想要知道那一窝狼崽的现状。
捡下“狼儿子”
靠牧民提供的零星线索,苦苦寻找了三天三夜,李微漪终于找到了狼崽们的位置。
一窝狼崽,有6只小狼因为失去了父母无法生存下去,已没了生息。仅存的这只狼崽情况也非常不好,几天没进食的它早已奄奄一息,此刻一动不动的躺在那。
李微漪试图呼唤它却得不到回应,悲伤溢于心头,李微漪忍不住发出一声悲鸣,哭声传入小狼的耳里,它的耳朵动了一下,奇迹般地爬了起来,朝着她一步步走去。
看着跌跌撞撞走向自己的狼崽,李微漪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养育这只小狼,经过几天的调养,小狼的身体好了许多,李微漪将它带回了成都的家中。
作为第一个将狼带回城市的,她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敢告诉,只能偷偷将小狼藏在画室里。
刚到家中的小狼在纸箱里一动不动,但是听到李微漪的呼唤,小狼就会从纸箱里出来。
家里还有一个原住民,是一只小狗,对于新来的小狼,小狗表现出了强烈的领地意识,在小狼喝奶时想要抢夺,被李微漪拦了下来。
让小狗没想到的是,喝饱后的小狼还抢占了它的窝,这下更是惹怒了小狗。
于是每次父母来到画室的时候,小狗都会狂叫,一边叫一边跑进塌下再跑出来,重复多次仿佛在说里面有东西。
幸好小狼非常听话安静,李微漪不叫它就不动,因此父母一直没发现女儿在家里养了只狼,但李微漪也意识到,继续在家里迟早会被发现,要尽快给小狼找个新住所。
李微漪想到了自己的男友亦风,在与男友电话沟通的时候,李微漪害怕男友会不同意,她谎称小狼是捡到的流浪狗。
谁知到了男友家之后,男友抱起来一看立刻认出了这是狼,李微漪本来还想遮掩一下却骗不了男友亦风。亦风觉得不可能养着一只狼,还搬出了《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试图劝说李微漪,狼是忘恩负义的动物。
李微漪听了之后反问他狼会说话吗?狼会自己装进袋子里吗?亦风说不会。
“你也知道不会,那你还以它作为教材来劝说我?”亦风支吾道这只是一个比喻,表示狼不像狗,忘恩负义不是好东西。
李微漪再次反问道:“既然知道这是比喻,那你想想,会说话、会忘恩负义,这只狼到底比喻的是什么?”
亦风想了一会儿说道:“是人”。
意识到这个故事的问题之后,再看到女友坚定的心,亦风同意了养育小狼。
取名格林,狼性显露
此后小狼便留在亦风家中,取名“格林”,李微漪将格林当成了孩子在养。
格林吃的是牛肉、牛奶还有鸡蛋,格林很聪明,在吃完蛋清和蛋黄之后,还会把蛋壳也吃了补钙。格林也很信任李微漪,会在吃饱后躺下露出肚皮让李微漪抚摸,将自己最脆弱的地方放心交给她。
在李微漪的精心照顾下,格林越长越大,也慢慢的展示出了一些狼的天性。
长大后的格林,会站在窗边居高临下的看向外边,发出狼的嚎叫声,听起来十分瘆人,但是听久了又能听出孤独。
这让李微漪和亦风第一次开始思考,格林还能继续这样养下去吗?
后来李微漪不小心切到了手,格林担心的上前安慰,舔着她手上的血,尝试到血腥味的格林眼神开始变得贪婪,令人感到害怕。
也正因如此,他们坚定了不能再继续养着格林,但是能把格林送到哪里去呢。
关于格林的去处,李微漪首先想到了动物园,于是前往动物园查看情况,在看到园里的狼精神颓废,被困在这一方小世界里早已没了狼的天性,绝对不能让格林去动物园。
除了动物园以外还有哪里可以容纳狼的存在呢,思虑再三,李微漪决定将格林送回若尔盖草原,寻找它的同伴回归狼群。
尊重自由,回归草原
人为养育的格林要回到狼群,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首先就是要培养格林的野性,培养它的生存技能,要学会捕猎。
带着这些任务,李微漪和格林再次回到了若尔盖草原,为了培养格林,李微漪将它放进了朋友的藏獒场。
一开始的格林总是被欺负,每天遍体鳞伤,李微漪一边心疼一边也知道,这是格林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聪明的格林没多久便想到了办法。
它挖了个凉爽的洞,平时就在洞里养精蓄锐,等到藏獒要喝水的时候,出其不意打翻水盆再躲回挖的洞里,体型大的藏獒只能在洞口看着无可奈何,炎热的天气加上水的缺失,很快藏獒便败下阵来和格林友好相处。
草原上有着许多鼠兔,没有经验的格林捕猎时总是失败。李微漪便教它堵洞,很快格林就学会了方法抓到了猎物。
这期间,李微漪生病卧床不起,格林在窗外看到她憔悴的模样很是担心,随后叼着自己藏得余粮送给李微漪,在寒冷的冬天,也许这是它难得的余粮,在狼的眼里能吃就能活,它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李微漪。
李微漪病好后,格林也即将进入成年,她意识到格林要离开了。
必须尽快找到狼群接纳格林。大雪过后,李微漪带着格林踏上了寻找狼群的路途,这一程就是两个月,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格林与狼群建立起了联系,它归队了。
不舍的李微漪和亦风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等着再看看格林,两边都是难舍难分,在狼群的呼唤中,格林在山梁上三去三回最终才随着狼群离去。
再次相见,却不相亲
自从那次分别后,李微漪和亦风就一直找不到格林。
直到年的年底,格林找到了她,再见到对方,李微漪和格林都很激动,但很快格林的毛顺了下去,并且往后退去。
李微漪知道格林无法和她亲近,因为它的孩子,死在了盗猎者的手里。
在这之后,李微漪和亦风用了七年时间,将格林的故事剪成纪录片,无数观众被人和狼之间的感情所打动。
在李微漪的努力下,年7月29日,中国首个狼生态保护检测站在若尔盖建立,此时,境内野生狼数量已恢复至两百头左右。
完成保护站挂牌任务之后,李微漪觉得自己可以去见格林了,她走到狼山脚下,看见一只狼走来。
李微漪首先认出了那就是格林,大喊着格林。
格林仿佛能感受到李微漪这些年为它们做出的努力,已是老狼的格林,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扑向妈妈的怀里,一人一狼依偎着享受着短暂的重逢时光。
人可以害人,但是狼不会为了利益而去害其他的生命。
从格林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盗猎者为了利益对动物的残忍,长此以往必将遭到自然的反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相信之后会有更多像李微漪这样的人们加入进来,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