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

齐洪涛丨藏獒护主长篇历史小说雾色苍茫

发布时间:2022/7/9 15:39:13   
北京湿疹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9150611.html
▲摄影丨井小力

那天晚上没有月光。晚风中飘荡着血腥味,洼里的昆虫一片哀鸣,姥爷拎着枪牵着藏獒,鬼魂般地出现了,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和爱犬才有自由,只有母亲般的东大洼,才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他们,尤其能容纳他手上牵的那条狗。

傍晚村子里隐约听到县城方向传来的枪声,但这也习以为常了,那年月听到最多的是枪声。上次姥爷上县城,鬼子汉奸在城门口杀人,正被他亲眼看到。他们把人绑在木桩上,放出狼狗撕咬,然后用刺刀挑,哀嚎声、狂吠声铺天盖地,与鬼子的狞笑声混杂在一起,活似地狱!

那天,姥爷进城就回来了,他找到他爸请恳求道:“给我一支好枪,枪就是命啊!”

太姥爷沉默半晌,直愣愣的看着儿子,然后哀叹一声的悲戚地说:“这年月,连秀才都会想杀人啊!”不过,你太姥爷还是从腰里德国镜面匣子枪给了他。

这支镜面匣子,你姥爷知道这是他爸爸的挚爱,是爸走马帮时用的,也是村里仅有的一支匣子枪。匣子枪又叫驳壳枪、二十响。你姥爷在县里上学时,老师讲过枪械知识,他跟老师学过打枪,掌握了要领,最后考核打靶时、他居然打了个第一名。

他说玩枪其实就玩一个感觉:低境界是看准星,三点一线;中等境界是人枪合一,找一种感觉;玩到最高境界就玄了,脑子里没枪没自我,只有目标,所以两百米跟一百米区别不大,打铜钱跟打野猪一样有把握,类似书法家写字,意在笔锋。

那天,其实是姥爷第一次把他的这套理论应用于实践,就在夜幕下的东大洼。

记住我姥爷的名字韩炳仁。

八月里的大洼在夜幕下像个迷宫,被池塘、芦苇包围着,不时传来野物交配的追逐声和叫声,藏獒熟悉大洼的夜色,夜幕里野物一行一动都瞒不过它的眼睛,它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

姥爷牵着藏獒遛了个大圈,就把牵狗的链子解下来说:“去吧,你本来属于自由的神国,向善为犬,向恶为狼,你忠诚主人,可你知道主人有善恶之分吗?”

被解开绳索,藏獒欢快地跑出去,他并未听懂主人的话,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姥爷呆呆地望着那藏獒健壮的身影在夜幕里消失,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欣慰,仿佛光明之神在照耀自己,他把感恩与福报连在一起,连自己都被感动了。

忽然藏獒飞一样来到他眼前,全身的毛都炸了起来,像头狮子。尤其,藏獒跑回来只跟自己打了个照面,遂低吟着回望了一眼转身就跑。凭经验,这是藏獒发现了什么情况向他“汇报”,但在这夜幕下的东大洼,又能发现什么呢?

不容怠慢,姥爷立刻掏出匣子枪,哗啦一声拉动枪栓,子弹上堂,飞奔过去,然后在一个凸起的大堤上停下来眺望。由于久居东大洼,已习惯了夜色,夜色给了他分辨夜色的眼睛,他远远看到一支队伍正静悄悄行进,于是他就俯下身,把耳朵贴在地上,竟真切地听到了马蹄声,是鬼子!

是。恰恰是鬼子。

星光下鬼子的刺刀、钢盔闪着幽光,瓦蓝瓦蓝地,一闪一闪。他燃起一支纸烟狠命地吸着,脑子飞转,片刻他轻轻的把烟头扔掉,把匣子枪下意识地掂了掂!他心想:小鬼子你杀了那么多中国人,真是恶有恶报,今天你遇上爷了,东大洼就是你的墓场!

事不宜迟,主要为给村里的老少爷们报信,他举起枪朝鬼子方向就打了两枪,枪响在寂静的大洼听起来格外清脆,震的大洼里的鸟扑棱棱的乱飞。这还不算,由于他站在高处,喊起话来传播远,而正值夜深人静,那就传得更远,他两手卷起喇叭筒冲村子大喊起来:“鬼子西面进村。赶紧撤……”

这声音突然在空旷的大洼里传播,在夜幕里回荡,煞是瘆人……

鬼子一梭子子弹打过来,拿指挥刀的鬼子小队长不禁大声怒骂道:“八嘎!”遂军刀一指,兵分两路,步兵进村,骑兵跟他来。对这一切,姥爷躲在芦苇中看的清楚,这时有榴弹炮开炸,炮弹划破夜空像下饺子一样落在大堤上,引爆巨大的轰鸣,随之火光冲天,泥土也被炸上了天,有几颗炮弹落在水塘里,水柱四起,浪花飞溅。待炮火过后,马队飞奔过来,鬼子小队长挥着战刀第一个冲上大堤,狂妄叫喊着,可他声音尚未落下便只听“啪”地一声,脑袋就被炸开了。

姥爷迅速转换着位置,啪,啪,又两个鬼子从马背上栽下。鬼子似被激怒了,嗷嗷叫着,分散包围,机枪步枪齐开火,好一阵狂扫。

这时候村里的铜锣响的像炸裂般,女人、孩子的哭喊声、男人的叫骂声、杂乱的脚步声远远的传来。而这时有两个骑马的鬼子向姥爷隐蔽的方向撒马而来,他们边走边打枪,子弹在姥爷头顶飞过,当鬼子骑兵快接近姥爷的藏身处市时,

藏獒怒吼冲了上去,一匹战马站立不稳,蹲坐在地上,另一匹马前腿一跪,周身颤抖,两个鬼子倒霉了,前趴后仰地摔下去!与此同时,藏獒扑上去,传来鬼子惊恐万状的哀嚎声……

后面的鬼子们猜不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乃硬着头皮往这边小心翼翼地集拢过来,姥爷啪啪两枪,两个鬼子应声跌落马下。

鬼子的照明弹腾空升起,大地被照的雪亮,鬼子迅速围拢过来,黑影闪电般扑上去,撕咬着、哀嚎着,姥爷趁机开枪。鬼子边打边撤,轰的一声巨响,姥爷爱犬飞上了天。

村子里浓烟裹着冲天的火舌狂舞着,噼噼啪啪的燃烧声与房屋的倒塌声混在一起,哭声、骂声与鬼子的狂笑声、枪炮声混在一起。开始村子听到了你姥爷的枪声,太姥爷和神枪八爷立即组织村民向芦苇深处分散转移,村民抱着鸡鸭、牵着牛羊、拿着坛坛罐罐,不但走不快,而且还自乱阵脚,地乱作一团,太姥爷冲天啪啪啪三枪,大喊道:“想活命的都给我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快撤!保命要紧!再慢可就来不及了!”太姥爷喊叫着,带大伙撤退,可村里一些犟脾气的人根本不听,譬如:村南开棺材铺郭家就没走,郭老大扯着嗓子说:“我相信日本鬼子抢钱、抢粮,韩财主怕,咱没钱没粮,也没招惹谁,都是贱民,怕个啥啊。”他甚至扬言:“鬼子也是人,总得讲理,我郭老大一没吃他们的,二没喝他们的,三没欠他们的,大不了井水不犯河水嘛,我就不信他们能把我怎么样!”

老实说,战争初期有这种认识的并不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既高看了鬼子,也高估了自己,吃亏吃的不值啊!

还是说那个血腥的晚上。

作者简介:齐洪涛,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工作在农村金融一线,发表文学作品三部。

主办:

山东金融文学

山东金融书画院

编审:贾善耕柴洪德

主编:林毅副主编:刘素萍

复核:李会启

投稿须知

山东金融文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8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