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獒 >> 藏獒的繁衍 >> 北青快评遏制野生兰花买卖要疏堵结合
空谷幽兰正在哭泣!在我国,兰花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一些野生兰花品种更堪称植物界“大熊猫”。可长期以来,野生兰花的保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几年,兰花物种生存状况每况愈下,高价炒作、大肆盗挖,让野生兰花特别是一些珍稀的野生兰花濒临灭绝。(8月15日半月谈)
兰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国人两千多年的栽培,形成了深厚的兰花文化内涵,但在当下,围绕野生兰花又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就像其他的商品一样,物以稀为贵,一些投机者利用消费者的心理,恶意炒作野生兰花。如记者发现,在闲鱼上很多卖家售卖野生兰花,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有的卖家还冠以“原生苗”等噱头,大肆炒作。
野生兰花越炒越热,无利不起早,上山采挖野生兰花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一些野生兰花资源丰富的地区,遭到疯狂盗采入侵,野生兰花资源损失惨重。在年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兰科植物受威胁物种数量最多,达多种,其致濒致危的主要因素是栖息地丧失及野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而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对于采挖野生兰花的行为,甚至不以为意,如有采挖者称,借口“上山采药”就能轻易骗过护林员。除了一些地方政府失于职守的原因,盗采兰花得不到遏制的更大原因在于野生兰花买卖在法律层面上来看目前仍处于灰色地带,野生兰花在国内的交易行为尚未被禁止。
野生兰花炒作,也类似于藏獒炒作、荷兰的郁金香炒作一样,要警惕背后的“金融泡沫”。所以,对于兰花爱好者、消费者来说,要能理性消费,避免加入野生兰花炒作这一“击鼓传花”游戏,不要甘于当一些野生兰花炒作者收割的韭菜。要给疯狂炒作野生兰花浇一点理性消费的冷水。
另外,还要给疯狂盗采野生兰花浇一瓢法律的冷水。如要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野生兰花买卖纳入法律框架,填补法律空白和监管漏洞,也需要地方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兰花资源的保护。不法分子盗采野生兰花在一些地方甚至如入无人之境,也暴露了一些地方在野生植物保护等生态保护方面存在失职渎职的问题。所以,对乱采滥挖的野生兰花买卖,要予以重拳出击,坚决遏制,也需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责任,让地方相关部门能够守土有责。
要遏制野生兰花买卖,还要疏堵结合。不仅要遏制疯狂盗采野生兰花现象,还要引导农户种植兰花,让兰花种植带动一些有兰花资源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化不利为有利,还能给扭曲的野生兰花市场降温,让非法的野生兰花买卖转化为合法的兰花人工繁殖培育,这也是给在疯狂盗采下变得有些岌岌可危的野生兰花,浇上滋养、“续命”的水。
保护野生兰花等大自然资源,还要避免过度的森林采伐和土地开垦等人类活动。只有遏制人类的贪婪,真正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野生兰花等自然资源才能避免“灭顶之灾”,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文/戴先任
图源/新华社
编辑/王涵
[北京头条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