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獒 >> 藏獒的繁衍 >> 三位爱宠物的明君一个憋屈一个挨骂中国爱狗
笔者小的时候在农村生活,经常坐在墙根下晒太阳,这时候会有一只大鹅蹒跚着走来卧在我面前,让我帮他梳理羽毛;一只青色的小山羊会跳到我的肩膀上东张西望。这时候毛色金黄得带点火红的大狗会冲上来跟抢位置,青山羊居高临下怒目而视,大鹅二话不说直接跟狗开战,院子里打得鹅飞狗跳,拉都拉不开。
那头黄犬不知是什么品种,但绝不是藏獒。虎头虎脑,跑起来长发飞扬,就像一团红色的火焰。他每天接我放学,还曾经赶走了向我狂吠的别人家的赖狗。只可惜后来丢了,亲哥堂哥表哥全体出动,也没找到。于是不再养犬,后来又被城里的流浪狗咬过几次,虽然只撕破了裤腿没有出血,但也吓出了一身冷汗。所以对宠物们一直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我不吃狗肉,但也不反对别人吃狗肉;我怀念我的那头黄犬,但是见了小区里的流浪狗,总是感觉脊梁沟发凉。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咱们今天要聊的是历史上喜爱宠物的有道明君,至于那些玩物丧志的昏君,咱们今天就不写了,免得破坏读者诸君的心情。
大家知道,皇帝一般都是很忙的,秦始皇汉武帝一天批阅的奏章,要几个人才抬得动——当时蔡伦还没出生,而丝帛又太浪费,所以大臣们只好用竹简或者木简写文章,皇帝要是没有好腕力,光是打开书简,就能累出腱鞘炎来。每天案牍劳形,于是他们也想找点乐子,虽然作为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但是天天大鱼大肉吃着,也会吃不消。于是他们也想也会养点宠物消遣一下——不会说话的宠物也不会像那些道学先生一样每天在自己耳边聒噪。
史书上有记载的爱宠明君,那要数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天可汗爱马,他墓前的“昭陵六骏”,就是他不会说话的战友。等到四海升平,李世民又喜欢上了玩鹰。笔者一直认为,男人就该养鹰,因为猫阿狗啊的,女人也能养,显不出男子汉阳刚之气来。但是李世民养鹰养的很憋屈,因为他身边有个碎嘴子魏征魏玄成,这老头哪都好,就是爱唠叨,把个李世民烦得不要不要的,但是魏征治国理政是把好手,还不能赶走,赶走了就没人帮自己开创贞观之治了。
有一天李世民好不容易弄到一只好鹞鹰,正架在胳膊上感受雄鹰的豪迈之气呢,远远地看见魏老头耸着羊鼻子(不是牛鼻子老道,李世民给魏征起的外号叫“羊鼻公”,这件事咱们过几天再写)溜达过来了。李世民马上感觉要坏事儿:我喜欢骏马这老头直到,要是看见我玩儿鹰,正好被他教训成“飞鹰走马”。神箭手李世民手疾眼快,马上把鹞鹰揣进了怀里。
结果虽是老眼却不昏花的魏征早就看见了,但却佯作不知,继续施展他的唠叨神功,一直估摸着那只鹞鹰也该憋死了,这才作个揖(唐宋时期还不用下跪磕头)扬长而去。
被憋死鹞鹰的李世民一边感叹自己可能是最憋屈的爱宠皇帝,一边沉下心来治国理政,贞观之治让四夷宾服,今天的华人聚居区才被叫做“唐人街”,可见皇帝有点个人爱好不算什么坏事,只要别当误了正事儿,大家也不能求全责备苛刻要求。
李世民很憋屈,养个鹞鹰还被魏征憋死了。但是明宣宗朱瞻基比李世民还憋屈,作为大明少有的三个仁君明君之一,也是“仁宣之治”的主要开创者——另一位明君兼仁君朱高炽干了不到一年,朱瞻基干了十年多一点,就把天下治理得被后世称赞“堪比文景之治”。这位明宣宗朱瞻基在下班之后喜欢斗蟋蟀,于是就被国人起了个外号,叫“促织天子”,也就是“蛐蛐皇帝”。这件事还被蒲松龄写进了《聊斋志异》,成了明宣宗唯一挨骂的污点。
一个憋屈,一个挨骂,这两位明君的爱宠之路可谓坎坷。他们要是到了清朝,估计就不会那么郁闷了,因为按照清朝的规矩,不管主子(皇帝)有什么爱好,奴才(臣子)们都要三跪九叩高呼“万岁爷圣明”的。
虽然笔者对清朝皇帝都不大感冒,但是却不能不承认雍正是一个有为之君。这位喜欢穿着汉服被画像的满清皇帝,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养狗意大利画家还专门以雍正的爱犬为模特,画了《十骏犬图》。笔者不但是路盲,也是脸盲,所以真看不出这些名犬属于哪个品种,这就需要向读者诸君请教了。
虽然电视上演的雍正是个“铁面王”,但是现在看他的“朱批谕旨”,他简直就是个很没溜儿的段子手。比如他在朱批中骂戴天球:“大奇,大奇!此人乃天日不醒的一个人,朕当日在藩邸骂他玩,都叫他球,粗蠢不堪,予登基后不计出仕何地。”还说李枝英“竟不是个人,大笑话,真笑话……再不许他发言。有面传口谕,朕笑的了不得,真武夫也。”
雍正养犬,已经到了可以让史学家大书特书的地步了,据不完全统计,他专门为自己的爱犬而下的“上谕”就达十二次之多:“做狗窝二个,里外吊氆氇,下铺羊皮。”“给造化狗做纺丝软里虎套头一件。再给百福狗做纺丝软里麒麟套头一件。”
在传旨“做圆狗笼一件,径二尺二寸,四围留气眼,要两开的。”之后看到成品不满意,又再次下令:“此狗笼收小二寸,另做一件。”
对爱犬的“衣服”,雍正也是费尽了心思:“给造化狗做的虎皮衣硬了,着再做软虎皮衣一件。”“虎皮衣上托掌不好,着拆去。再狗衣上的钮绊钉的不结实,着往结实处收拾。”
但就是这样一位爱宠如命的雍正皇帝,正经事儿可是一点也没耽误。在位十三年里,每年只在过生日的时候给自己放一天假,上班时间每天只睡不到个小时,在现存的四万多件奏折上写下的批语多达一千多万字,成了清朝最勤政的皇帝。
但是雍正爱犬,却还知道能省一点是一点,他专门下旨:“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看来皇帝家的宠物犬,也是吃剩饭的。笔者的儿子养了两只猫,除了猫粮什么都不吃,别说剩饭,就是鲜鱼,也仅是闻闻就跑开了。所以说,爱宠没错,过头了就不好了,皇家的爱犬尚且吃剩饭,更何况刚温饱没几天的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