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獒 >> 藏獒的习性 >> 外国进贡明朝的瑞兽太蒙人了狮子是藏獒
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他们为了哄顺中国的皇帝,经常会送一些珍贵的礼物,其中就包括“瑞兽”。明朝成化十七年,西域进贡了两头“狮子”,这在当时可是个大新闻。明朝的大臣们出来迎接,给予了这两头“狮子”极高的礼遇。然而,当它们被接到嘉峪关时,才发现这两头所谓的“狮子”,实际上就像黄狗一样,只是头部和尾巴特别大,而且长有鬃毛和耳朵。这就证明了这些“狮子”其实是藏獒,而不是真正的狮子。
这次进贡的藏獒让明宪宗觉得很满意,他对它们提供了很好的饲养条件,每日供应活羊和各种美食佳酿。甚至连照顾它们的人都被封官,每天供应酒和饭菜,费用无穷无尽。虽然明宪宗被骗了,但他还是心满意足地享受着这种华丽的骗局,因为至少藏獒与真正的狮子还有一些相似之处,这让他可以暂时忽略这个事实。
印度进献的“麒麟”实际上是长颈鹿在明朝永乐十二年,朱棣刚刚战胜敌国回来时,印度榜葛刺为了表示对中国的敬意,特地送来一头“麒麟”。听到这个消息,朱棣非常兴奋,因为他知道麒麟非常珍貴,只有在国泰民安的时候才能够降临。于是,他立即让宫廷画师画下这头“麒麟”的形象,目的是留下见证。
然而,当人们看到这幅身为“麒麟”的画作时,都大吃一惊。因为这根本就是长颈鹿!大家都纷纷疑惑,印度人怎么会将长颈鹿误认为麒麟呢?这里的原因要追溯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在航行途中曾经在印度发现了长颈鹿,他觉得这种动物很像中国传说中的麒麟(虽然实际上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于是就向印度国王推荐了长颈鹿,说长颈鹿就是中国的麒麟。印度国王听后非常高兴,认为将长颈鹿作为进贡的“麒麟”会让中国的皇帝非常满意。
事实证明,印度国王的想法是准确的。中国的皇帝非常慷慨地奖赏了印度使者,并在第二年派人带着诏书去印度,继续奖赏国王和王妃。因此,印度凭借一只长颈鹿就得到了巨大的好处,这自然引起了其他国家的羡慕。永乐十三年,肯尼亚的麻林国的使者也带来了一头“麒麟”,以及一些其他的“瑞兽”,如天马和神鹿,来献给中国的皇帝。中国人一向欢迎这种事情,朱棣亲自去门口迎接,百官们高呼盛世,共祝繁荣。
个人总结通过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瑞兽”的追求和重视。外国进贡的“瑞兽”虽然有些可笑,但中国的皇帝并不在意,反而慷慨奖赏,以示对外交关系的重视和善意。这种态度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也为中国与周围小国的友好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同时也反映出外国的文化认知与中国存在的差异。西域的藏獒和印度的长颈鹿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狮子和麒麟有所差异,却被误认为是同一种动物。这种误解是由于文化交流不畅所导致的,而中国古代皇帝对于这些误解并不计较,反而给予了奖赏和宽容,展现了中国古代对于文明多样性的包容态度。
总之,这些外国进贡的“瑞兽”虽然太蒙人,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这些故事也让我们反思,当我们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时,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彼此的差异,以实现更好的互通有无,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