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参观鄄城舜王民俗文化博物馆作者/李固国鄄城舜王民俗文化博物馆与众不同,不仅五味杂陈,而且别有洞天。大门灰色瓦片,四角翘起,上有饰物。檐下挂着一块长长的匾额,红底金字,行书,“鄄城舜王民俗文化博物馆”,赫然在目。墙壁仿古,似乎是青砖砌成,古朴厚重。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大门口两侧的一对青龙石雕,个头硕大,鳞片清晰,神态安详,肢体夸张,浑然天成。进入大门,右侧是“土坯房”,木头窗棂,破旧门框,墙壁上镶嵌着罐子、坛子、瓮等,还有一个锈迹斑斑的破铃,挂在老式木门前。一棵银杏树,穿过房顶,从屋子里长了出来,枝繁叶茂,有点搞笑。我们到了屋子里,看到到处挂满了原来用过的东西,汽灯、煤油灯、罩子灯、马鞍、鸟笼、木屐、草鞋翁等,五花八门,东西多得数也数不完,好多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见也没有见过。女主人很热心,找来了钥匙,给我们打开了不少房间的门。走廊里,摆满了自行车、纺花车、织布机、独轮车、木车轮,上面挂着篮子、筐子、筛子等,密密麻麻。我依次参观,看到一间屋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秤,还有秤砣;地上放满了过去用过的东西,例如造型别致的木箱子、木盒子、木橱子、木柜子,有的仅仅小时候见过,没想到在这里又不期而遇。古书籍、电话机、电影片、发报机、辘轳、娇子、剃头挑子、锣、鼓、梆子、绣花鞋、古装等都可以看到,人犹如穿越时空隧道,差点儿迷失自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古床、木雕和字画。在两三个房间里,放的都是古床,非常值得一看。床风格不同,颜色不同,但都是艺术与使用的完美结合,令人不得不赞叹能工巧匠的智慧。其中,一张床叫拔步床,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三、四尺,使床前形成一个小廊子,廊子两侧放些桌凳小家具。平台有顶,四角是木制立柱,立柱中间镶嵌着木板,很像一幢独立的小屋子。这张床古色古香,木板金黄,框深红,特殊地方,颜色不一而足。木板上,或雕刻,或彩绘,人物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祥云楼台,绿树果实,尽收眼底;里里外外,富贵大气。在一个房间里,有好多人物木雕。诸葛亮如真人般大小,右手握着羽扇,左手耷拉袖中,目光深邃,望向远方,短须飘然,面容苍老,肌肉凝滞,好像深思熟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关羽右手握刀,左手抚须,身披铠甲,孔武有力,正义凛然。一和尚右手执杖,左手施礼,衣衫褴褛,一长串念珠挂在左手大拇指处;他秃顶,额头桃状,脸部肌肉凸显,蹋鼻,嘴上抖,眼睛微眯,眉毛、胡须、后脑勺须发稠密蜷曲。还有别的雕刻,我实在找不出语言形容,只是啧啧称赞。因收藏的物件受空间限制,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地方摆,暂时在房间里堆着。在部分访客的要求下,女主人打开了一间屋门,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我看到一只玉蝉,体形比一只兔子还要大,趴在一片“绿叶”上,触角、眼睛、嘴巴、蝉翼、腿部、纹理清清楚楚,通体晶莹透亮;身上布满血丝,如毛丝血管一般,斑斑驳驳。我接着又看到两幅画,据说都是中国美协大师画的,一幅是高原风情,一个藏族少女带着一只藏獒;另一幅是泼墨画,少女、鸽子、椅子、树木、土地轻描淡写,相得益彰。我们这些外行人,只是觉得好,却说不出。院子占地面积太小,不大会儿就转了一遍。我余韵未尽,从心里大发感慨,这里存放的不仅是民俗文化的记忆,也有艺术的瑰宝!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054.html